书接上文
自打夜探丞相府闹剧收场,楚宫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张康每日提心吊胆,生怕威王又想出什么离谱的主意,毕竟他怀里那被蚯蚓爬过的核雕阵图,还皱巴巴地提醒着他那些荒唐过往。
这天清晨,张康刚踏入宫门,就见李信慌慌张张地跑来,发髻歪歪扭扭,脸上还沾着几片草叶。
“康爷!大事不妙!陛下不知道从哪听说了‘核雕传声’的事儿,正满皇宫找您呢!”李信气喘吁吁地说。
张康心里“咯噔”一下,头皮发麻:“什么核雕传声?李信,你又在陛下跟前胡诌什么了?”
李信挠挠头,嘿嘿笑道:“昨儿个我跟陛下闲聊,说要是能把核雕做成传声的物件,以后宫里传话就方便多了。陛下当时眼睛就亮了,非让我立刻做出来。可我哪会啊,这不一早就想着找康爷您商量嘛!”
张康无奈地叹了口气,拍了拍李信的脑袋:“你这脑洞,怎么就没个消停的时候?走,先去看看陛下又在发什么疯。”
两人来到御书房,就见威王正拿着个核桃在那捣鼓,桌上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核雕,还有一堆散落的木屑。
“张康!李信!你们可算来了!”威王头也不抬,大声说道,“快想想办法,这核雕传声到底怎么弄?朕要让整个楚宫的消息,眨眼间就能传到朕耳朵里!”
张康凑过去,看着那核桃,一时也没了主意:“陛下,这核雕传声,听着就玄乎,怕是...”
“怕什么!”威王打断张康的话,“李信不是说能行嘛!李信,你先说,你有什么想法?”
李信咽了咽口水,硬着头皮说:“陛下,我寻思着,要是在核雕里刻上小孔,再用丝线穿起来,一头对着说话,另一头说不定就能听见声音?”
威王眼睛一亮:“好主意!快试试!”
张康看着李信手忙脚乱地摆弄核雕,忍不住吐槽:“李信,你这法子听着就不靠谱,要是真能这么简单,那还要传令兵干什么?”
不一会儿,李信做好了所谓的“核雕传声器”,把一头递给威王,自己拿着另一头走到门口。
“陛下,您说句话试试!”李信喊道。
威王清了清嗓子,大声说:“今晚朕要吃...”突然反应过来,“不对!张康,你去听!李信鬼鬼祟祟的,朕怕他耍花样!”
张康无奈地走过去,把耳朵凑近核雕。就听李信在那边小声嘀咕:“这玩意儿要是真能成,我李信就是天才!”
张康白了他一眼,大声说:“李信,你说什么呢?我什么都没听见!”
威王一听,气得把核雕扔在桌上:“废物!李信,你就是个废物!张康,你素有谋略,你说说,该怎么办?”
张康沉思片刻,说:“陛下,要想传声,怕是得做些大物件,核雕太小,声音难以传播。不过,这事儿急不得,得慢慢研究。”
威王皱着眉头,来回踱步:“不行!朕等不及了!这样,你们去把丞相叫来,他鬼点子多,说不定有办法!”
张康和李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上次夜探丞相府的事儿还历历在目,也不知王谨之见到他们会是什么表情。
没多久,王谨之来了,还是那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抚着胡须笑道:“陛下召见老臣,所为何事啊?”
威王把核雕传声的事儿跟王谨之说了一遍,末了还说:“丞相,你可得帮朕想出个办法来,要是成了,朕重重有赏!”
王谨之拿起核雕,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说:“陛下,这核雕传声,确实有些难度。不过老臣倒是有个想法,咱们可以在宫中各处设下传声点,用竹筒连接,再在竹筒口刻上核雕装饰,这样既能传声,又美观。”
威王拍手叫好:“好!好!丞相果然有办法!张康、李信,你们俩负责去办,一定要尽快给朕把这传声系统弄好!”
张康和李信领命而去,一路上唉声叹气。
“康爷,这事儿可怎么弄啊?”李信苦着脸说,“这么大工程,累死咱们也完不成啊!”
张康摇摇头:“没办法,陛下的命令,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不过,咱们也不能全听丞相的,得想个法子,既能交差,又别把自己累死。”
两人正说着,迎面碰上了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一脸严肃,拦住他们:“定北王,李公公,你们可知罪?”
张康和李信一愣,异口同声道:“我们何罪之有?”
御史大夫冷哼一声:“有人弹劾你们,说你们在丞相府夜探时,损坏丞相府财物,扰乱治安!”
李信急了:“那是误会!误会!而且我们也是奉陛下之命!”
御史大夫不依不饶:“不管是不是误会,损坏财物就得赔偿!丞相府列了个单子,你们看看吧!”说着,掏出一张纸递给张康。
张康接过单子一看,差点没晕过去。单子上写着:斗笠二十顶,锄头十把,扫帚二十把,字画十幅,夜壶五个......最离谱的是,还有一项“精神损失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