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常孤雏已破虾夷,即刻渡海进击怀良亲王之地。
怀良亲王急遣兵马抵御。
然怀良亲王岂是常孤雏之敌,遂被其一路击败。
倭国怀良亲王遣使臣,往见常孤雏,诘问曰:“汝为何兴兵攻我倭国?”
常孤雏陈言,倭国之倭寇,屡扰中国沿海百姓,荼毒生灵无数。今番兴兵讨伐倭国,实乃师出有名。
常孤雏令左右,将怀良亲王之使臣拖出斩之。
那倭国使臣大声疾呼:“两军交战,向有不斩来使之规!”
常孤雏闻之,嗤笑而言:“此乃他人之规矩,非吾常孤雏之规矩也。”
怀良亲王得辽东军送来之使臣首级,顿时大惊失色。
于倭国南部,蓝玉进兵顺遂,足利义满竟无还手之力。
自往昔征伐高丽之后,蓝玉久未得此畅快之感。辽东军着实精锐非常,兵器亦先进至极。此番战事虽打得酣畅,然蓝玉总觉某处略有不畅。
昔日征战,实乃将头颅系于裤腰之上,以命相搏。岂如今日,蓝玉亦尝得一番运筹帷幄之滋味。
倭国犹念昔日北元兴兵征讨之时,那番风光气象。
昔元廷兴师伐倭,遣舟师渡海而进。彼时,元军声势浩大,战船蔽海,然天不遂人愿。其一,因所造战船仓促,材质欠佳,航行之际多有隐患;其二,遭遇飓风恶浪,船队多被掀翻,军士溺亡者众。且倭国亦严阵以待,据险而守。一番波折,元军终未克倭国,征伐之举功亏一篑,此为元朝攻打倭国失败之史事也。
然大明却用别样之法,先取高丽,以高丽为跳板。复凭辽东军所造之先进战船与火器,双管齐下,遂成碾压倭国之势。
倭国战报频传至应天,朱元璋与诸朝臣观之,愈觉心惊。此远隔沧海之倭国,竟也将为大明所克。
有臣子趋前,谀言:“我大明竟成元朝未能竟之事,足证大明强于元朝多矣。”
朱元璋素不喜此等阿谀奉承之人,然此番这臣子所拍之马屁,朱元璋却颇觉受用。
与此相同,辽东盖州辽国公府邸之中,临安公主与赵敏亦是满心欢喜。彼二人所喜者,非为常孤雏建功立业,实乃喜其平安无虞。
一日,赵敏忽现呕吐之状。临安公主忙令侍女速传大夫。
大夫诊脉已毕,面露喜色,贺曰:“恭喜国公夫人,已然有喜。”
赵敏闻之,喜不自胜。临安公主亦为赵敏深感欢喜。二人相处良久,熟知彼此品性。今者二人皆为常孤雏绵延子嗣,诚为可喜可贺之事。
欢喜过后,赵敏面上忽现一丝落寞。临安公主心细,敏锐察觉,遂问道:“你这是怎的?既已怀有夫君子嗣,缘何还如此闷闷不乐?”
赵敏乃向临安公主谈及兄长扩廓帖木儿之事,言及如今世间,唯兄长扩廓帖木儿为其至亲之人。
临安公主闻之,一时亦不知如何宽慰。思索片刻后道:“纵你兄长仍在元帝帐下效力,然你亦可遣人与之联络,告以此等喜讯。”
赵敏摇头,曰:“不可。若吾修书与他,万一为元帝知晓,兄长恐遭不测。”
临安公主叹曰:“既你如此念及兄长,待夫君归来,便让他上表朝廷,兴兵征讨北元。届时,你兄妹二人岂不就能团聚了?”
赵敏笑道:“大军出征,此乃国家重事,岂有那般容易。”
其后,赵敏谓临安公主曰:“吾等可修书与夫君,告之其吾已有身孕之事否?”
临安公主道:“此乃大喜事,自当告知夫君。”
然赵敏思忖一番后道:“罢了,暂且勿告知夫君,待他得胜归来,再予其一惊喜。”
天府朝堂之上,群臣已然着手商议,该当如何处置倭国之地。
据倭国传回之战报观之,怀良亲王与足利义满分别为常孤雏、蓝玉所擒,今正清剿倭国各处残余势力。
此次灭倭之战,辽东军歼灭倭国诸多有生力量,所获俘虏亦不可胜数。
那些所谓之浪人与武士,多为常孤雏与蓝玉屠戮殆尽,余者皆为平民。
非是常孤雏不欲将此辈尽皆斩杀,实因日后于日本之地挖矿等事,需用劳力,故而常孤雏未下杀手。
朝堂之上,朱元璋发问:“倭国既已被我军攻克,当如何处置?”
胡惟庸进言曰:“处置倭国,仿高丽之法可也。于倭国择一傀儡立为王,再遣一支大明军队驻之。”
刘伯温拱手而出,直言反对:“此法不妥。倭国与高丽情形不同,择立傀儡为王,虽可暂控局面,然恐难收长久之效。倭人习性狡黠,傀儡之君难服众心,大明驻军亦恐深陷泥潭,耗费钱粮人力,反生诸多事端。还望陛下三思。”
胡惟庸眉头微皱,看向刘伯温,略带质疑道:“既刘公以为此计不可,敢问刘公有何良策,不妨说来,让我等也长长见识。”
刘伯温拱手而言:“此事,待辽国公凯旋回朝之际,再行问询商议,亦不为迟。”
朱元璋颔首,采纳刘伯温之见,心中思忖,所言极是,倭国土地处置之法,问询常孤雏确为妥当。
又逾月余,常孤雏与蓝玉将倭国各地残余势力尽皆荡涤,旋即遣人于各处要隘屯驻。
常孤雏遂对蓝玉言:“汝且暂于倭国坐镇,吾欲携足利义满与怀良亲王归返大明,复命此次灭倭战事。”
蓝玉应诺,遂暂留倭国坐镇。至于高丽诸事,则暂使刘三前往处置。
常孤雏携怀良亲王与足利义满,乘辽东战船,渡海而往苏州府港口。
朱元璋得常孤雏奏章后,于约好之日,率百官至苏州府港口相迎。
本欲同往凑趣之朱标,却被朱元璋责令于应天府监国。
然朱雄英,却为朱元璋携之同往。盖因朱雄英闻大舅征伐倭国凯旋,便缠住朱元璋,言己亦欲前往。朱元璋无奈,终允之。
常孤雏舟抵苏州府港口,朱元璋亲迎上前,抬手为常孤雏解甲,眼中满是嘉许,道:“卿此次平倭,劳苦功高,实乃我大明之栋梁。”
自大明立国后,辽东军实已历经两次近乎灭国之战事。高丽虽未全然覆灭,然其情状与灭国无异。今又添倭国一役,辽东军此般,已可谓历经两场灭国之战。
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大明辽国公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