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扩廓帖木儿家眷被接至应天,其夫人等,不禁潸然泪下。本以为会被元帝处死,不想竟能再度团聚。
扩廓帖木儿之夫人道:“夫君,闻敏敏即将临盆,我等能否往辽东探视于她?”
扩廓帖木儿道:“不可,大明陛下定不会允我等前往辽东。一则需避嫌疑,二则当下时机亦不合适。”
昔时,敏敏帖木儿随流民至辽东,因缘际会,嫁与大明辽国公常孤雏。其日子过得,可比旁人强许多。又闻敏敏帖木儿得大明皇帝封为金州公主,真可谓恩宠备至。
扩廓帖木儿一家之吃穿用度,朱元璋所予极为丰足。唯其行动,略有约束。
扩廓帖木儿叹曰:“吾扩廓帖木儿一心图谋北元复兴大业,今却困于应天,实愧对先祖呐。”
其夫人道:“夫君,你为北元已尽心尽力,于北元并无亏欠。”
话说辽东诸多学子,大多被朱元璋征召,任职于工部,充为官员。
有部分辽东学子入了户部。彼等皆精于算术,较之他处学子,强出许多,令户部核算之事,轻松不少。
辽东学子于各自行事之处,展其才德,令他处学子相较之下,自愧弗如。正因这般,辽东教育之制,其优越之处,渐次显现。
而此情形,亦引得传统学阀抵触。
往昔欲为官者,必读儒家经典、经史子集。然今辽东诸学子,习些旁门小术,竟也能入仕任官。此情形,令一众传统儒生颇为愤懑不平。
然此等辽东学子,身后有辽国公为倚。彼等也仅敢口头发些怨言,行动上却不敢多加阻碍。
盖因辽东学子,非但善辩,且略通拳脚功夫。若道理难讲通,便以拳脚相见。
朝堂之上,常现弹劾任官之辽东人者,称其无德。
常言道君子动口不动手,然辽东诸学子,不屑与彼等口舌纠缠,若有不服,便直接付诸行动。
此事令朱元璋又气又觉好笑。然朱元璋却甚是欣赏这些辽东学子,哪似那些迂腐儒生。只晓得引经据典、夸夸其谈,真要他们去做事,却没几个能成事的。
然亦非毫无益处,辽东学子以身体力行之举,触动大明他处读书人。彼等知仅凭口舌难以胜过辽东学子,渐有人亦开始深入民间,察访民情。
辽东学子德智体美劳皆有所长,非但心理素质颇强,行动力亦甚佳。现今自辽东学校结业之学子日益增多,有入工房劳作谋生者,亦有出任基层小吏者。
此诚可谓契合“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理。
尤是于工部任事之辽东学子,赴各地操办工程时,总能极力节省开支,且确保工程品质。
朱元璋见之,觉往昔诸官员皆庸碌无能,用钱太过奢靡,令其心疼万分。
朱元璋于朝会之上,盛赞辽东学子,且列举其政绩,群臣闻之,皆不敢出言反驳。
现实如猛扇之耳光,纵未使人真成哑巴,也迫其如哑巴般缄口。
尤是山东孔家,这几年间,其门生故吏能入朝为官者渐少。反观辽东学子,多被朱元璋征召,于大明各处任基层官员,且行事颇为得力。
此事令大明传承百千年之学阀,深感危机。若彼等不思变,必遭淘汰。然此变革,非一时能成。
士绅豪族于各地,多番给辽东学子治理之处设障。
或于赋税征缴上暗中作梗,致使政令难行;或在民生事务里搬弄是非,扰得民众不安。
他们仗着地方势力与旧有根基,妄图以种种手段,打压辽东学子,使其治理陷入困境,以保自身权势不被侵夺。
辽东学子虽遭遇重重刁难,却并未退。
辽东学子于地方任官,面对士绅豪族这般手段,亦不讲虚礼底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怎般阴损怎般来。
有士绅暗中操控粮价,哄抬物价,致使民不聊生,学子便买通其家中奴仆,将此恶行证据搜集齐全,而后上报官府,一举揭露其奸谋,令其声名狼藉。
又有豪族强占民田,学子佯装不知,待其得意忘形时,暗地联络苦主,整理诉状,趁其不备,于公堂之上将其治罪,夺回民田。
如此种种报复之举,令士绅豪族叫苦不迭,再不敢肆意刁难。
诸多士绅豪族不禁叫苦,叹这些辽东结业之学子,论讲道理,强于己身;要玩阴的,亦不落下风,能为善,亦能施谋,实在太过难缠。
士绅豪族欲讲道理,辽东学子便先据道德之高地,对其指摘数落。待彼等行阴私之事,辽东学子则将底线降得更低,手段如何狠辣、如何令人作呕便如何用之。
朱元璋览毕都卫司自各处传回之情报,不禁捧腹大笑,直笑得前仰后合。暗忖此等行事作风,不愧是出自常孤雏门下之人。
东宫之中,亦有诸多辽东学子,朱标任用他们,事事皆觉顺遂,得心应手。
东宫财富之支出,经辽东学子安排,条理井然,账目清晰,一目了然。
朱标亦常向彼等请教百姓平日生活情状。
辽东学子非只知埋头读书之辈。于学校时,便常需躬身实践、实地考察,且要撰写文章,若不合格便不得结业,故而皆甚务实。
于是,朱标恳请朱元璋,允朱雄英于大本堂修业完毕后归东宫,且请辽东学子每日为其授课一时辰。
朱元璋并无异议,朱雄英竟也未加反对。相较于大本堂之诸多鸿儒学士,他更心仪这些辽东来的先生们。
此辽东诸先生,不因朱雄英言有误而斥之,却以辩证之法,明其何处或谬,何处为是。
朱雄英从辽东诸位先生处习得,凡事皆需辩证视之。见似佳者,实则未必。尤其因所处角度各异,结局往往大相径庭。
且这些自辽东而来的先生,皆精擅篮球技艺,皆言自己是研习此技长达两年半之久的有成者。
朱雄英有时会问,可是自己也练习打篮球两年半,便能如辽东先生们一般厉害?
诸先生笑而不语,令朱雄英颇感疑惑,摸不着头脑。
朱雄英归东宫后,劳逸结合,嬉戏时满心欢喜,读书亦兴致盎然。
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大明辽国公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