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一至常府,便奔去找二舅母敏敏帖木儿。
敏帖木儿见朱雄英至,怀抱小常静,微微欠身,说道:“妾身见过皇长孙殿下。”
朱雄英赶忙还礼,说道:“雄英见过二舅母。”
此言一出,倒叫敏敏帖木儿一时不知所措。
朱标与太子妃见此,并未言语。
朱雄英快步趋前,探身凑近敏敏帖木儿怀中,目不转睛地瞧着小常静。
朱雄英笑眼盈盈,对着小常静轻言:“小表妹,可要快快长大,日后雄英哥哥带你玩耍。”
朱雄英望向敏敏帖木儿,问道:“二舅母,雄英能否抱抱小表妹?”
太子妃见状,开口道:“英儿,小表妹尚幼,待她稍长,你再抱不迟。”
朱雄英道:“母妃,允熥我都抱得,小表妹我定也能抱好,母妃无需忧心。”
敏帖木儿闻朱雄英此言,遂小心翼翼将怀中常静递与他,仍叮嘱道:“皇长孙殿下,还望仔细些。”
朱雄英笑容满面,难掩雀跃,双手却极为小心地接过小常静,道:“二舅母放心,我怎敢摔了小表妹,不然日后大舅定要教训我。”
旁人看来,朱雄英身为嫡皇长孙,谁敢惩戒于他?
小常静被朱雄英抱去,并未哭闹,反倒不住打量朱雄英,还不时咿呀出声。
朱雄英抱小常静时,手法娴熟,稳稳托住婴孩头颈与身躯,脚步轻移,口中还念念有词哄着。
但他脸上那副故作老成又难掩兴奋的模样,双眼中透着新奇与紧张,又着实有些好笑。
未几,马皇后亦至常府,众人皆赶忙向马皇后行礼。
皇后言道:“无需多礼,此处非宫中,诸位随意便好。”
朱元璋并未前来,以敏敏帖木儿之身份,尚不足以令朱元璋亲临探视。
若为临安公主嫡长子常宁归返应天,朱元璋或有可能前来探视。
敏帖木儿向马皇后行礼,道:“儿臣拜见干娘。”
马皇后望向敏敏帖木儿,笑道:“敏儿,如今你倒颇具贤妻良母之态了。”
太子朱标、太子妃、马皇后与嫡皇长孙前往常府赴宴之举,早便为有心人留意。
群臣皆不禁感慨,常府行事虽低调,然恩宠日隆。
敏帖木儿虽为马皇后义女,又得朱元璋封为金州公主,然众人心中皆视其为辽国公常孤雏之妾室。
一妾室尚能获此厚待,足见辽国公常孤雏于朱元璋及太子朱标等人心中之分量。
群臣颇为默契,皆未往常府送礼。盖因众人皆知,即便携礼前往,常府定不会收纳,必然闭门辞客。
众人于常府用罢饭食,闲谈片刻,便各自返家。
朱雄英临行之际,对敏敏帖木儿道:“二舅母,待得闲暇,记得来东宫寻雄英,且定要带上小表妹。”
敏帖木儿自是一口应下。
三日后,敏敏帖木儿于常遇春相伴,前往扩廓帖木儿所居宅院。
扩廓帖木儿与其家人早收到敏敏帖木儿欲来拜访之拜帖,一大早就候于府门迎候。
扩廓帖木儿向常遇春道:“常国公,许久未见。”
常遇春与扩廓帖木儿也算相识已久。二人并非好友,往昔北伐之际,徐达、常遇春没少与扩廓帖木儿交锋,彼时双方还是敌手。
常遇春对扩廓帖木儿颇为佩服。此人忠心事主,虽所忠乃元帝,然其赤诚忠心,实足令人敬仰。
常遇春笑道:“哈哈,此前未能前来拜访,实出无奈。如今咱俩也算亲家了。”
扩廓帖木儿将常遇春与敏敏帖木儿迎入府中,殷勤款待。
敏帖木儿与扩廓帖木儿家眷相聚一处,常遇春则同扩廓帖木儿举杯共饮,相谈甚欢。
敏帖木儿未在扩廓帖木儿府邸久留,当日便与常遇春一同回至常府。
次日,常遇春便被朱元璋宣入宫中,至坤宁宫。
朱元璋与常遇春坐于坤宁宫花园,品茶叙谈。
朱元璋问道:“伯仁,扩廓帖木儿可愿为我大明效力?”
常遇春喟然叹曰:“上位,扩廓帖木儿心中仍忠乎元帝,恐北元未覆灭之时,欲使扩廓帖木儿为大明效命,实无可能。”
朱元璋笑道:“此诚为忠心之臣,若其忠心于我大明,那便再好不过。”
朱元璋道:“伯仁,你我皆已是有孙辈之人,时光匆匆,转瞬之间,吾等皆渐趋老迈矣。”
常遇春道:“上位,人岂有不老之理?老亦无妨,尚可享天伦之乐。”
当下常遇春仅挂虚职,为避嫌疑,亦辞去朝中官职,现于家中赋闲,悠然自得。
朱元璋笑骂道:“你这倒是逍遥自在,咱可不同,咱乃皇帝,每日皆要为天下大事劳心,倒有些羡慕你了。”
常遇春未接此话,只在一旁憨笑。
东宫之内,有一属官名方孝孺者,正与辽东诸先生争论不休。
方孝孺乃刚直儒生,于辽东诸先生之某些言论,实难苟同。
双方遂就儒家经典展开一番论辩。
辽东诸先生主张,圣人之言亦须贴合实际,不可束之高阁、空谈阔论,如此于百姓无利,于天下亦无利。
辽东先生等以为,圣人亦起于民间,当以民为本。若欲践行此道,却不亲近民众,便如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方孝孺拱手而言:“诸位所言虽有几分道理,然儒家经典,乃万世之准则,岂会无用于百姓与天下?
圣人之言,重在明理,以道德教化万民,此为治国安邦之根本。
民之所需,非仅眼前之实利,更在精神之引导。
以民为本,非仅贴近民生,更需以圣人之道,启民心智,导民向善。
若只重实际,而轻圣人教诲,恰似舍本逐末,长此以往,民风不淳,世风日下,又谈何天下太平?”
辽东诸先生看向方孝孺,其中一人开口道:“方先生,若百姓连饭食都难以为继,圣人之言能解腹中饥饿?人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之时,哪还有闲心顾及精神之事?”
方孝孺言辞铿锵道:“纵百姓困于饥寒,圣人之言亦不可废。
圣训如明灯,饥时引以节欲,寒时导以守志。
古之贤士,不乏困厄中守道者,由圣言养浩然气,方得自强自救。
若因一时饥寒便弃圣训,人心失据,即便饱腹暖身,终是无本之木,世乱必生。
故圣训不可不遵,此乃立世根基。”
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大明辽国公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