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秋分后的第二十四日辰时,观星阁顶楼的浑天仪在晨雾中静静转动,司南望着仪盘上的北斗七星,指尖摩挲着从太史局密道带出的璇玑金齿轮。齿轮边缘的星象刻度与日晷底座完全吻合,而中央的凹槽,分明能嵌入史馆发现的璇玑金碎片。
"阁主,磁石矿脉分布图测绘完毕。" 墨九比出 "完成" 手势,将羊皮地图铺在紫檀案上。地图上,七大星位用朱砂圈出,每个星位都标注着对应的节气与日影数据,与王玄策遗留的龟甲坐标完全重合。
司南的目光落在玄武门标记上,那里正是磁石矿脉的核心节点:"二十年前宇文昭篡改《麟德历》,在冬至日影数据中加入 ' 璇玑金校准值 ',本质是利用磁石矿脉放大星象偏差。" 他指向地图上的太史局星位,"就像星象柱演示的那样,每激活一根柱子,对应星位的日晷刻度就会偏移两刻。"
阿夜忽然按住腰间横刀,狼首护腕的银饰在磁石图上方泛起涟漪:"钦天监博士和掌漏官,死亡时间都在星象柱激活的时辰附近,尸僵状态异常的时间差,会不会就是磁石干扰导致的?"
这个问题让司南想起阿夜的验尸报告:两具尸体的尸僵程度比正常情况快三刻,当时归因于西域毒药,此刻看来更可能是星磁砂环境下的生理反应。他取出【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的时差测算仪,将璇玑金齿轮嵌入仪盘:"假设凶手在杀人时,利用星象柱制造局部磁石乱流,就能让日晷和刻漏显示错误时间,从而伪造不在场证明。"
墨九突然比出 "实验" 手势,从机关箱取出微型刻漏装置。他按照太史局密道星象柱的齿轮参数调整刻度,注入混合星磁砂的清水,刻漏的浮箭竟比正常情况快了两刻 —— 这与掌漏官死亡现场的刻漏误差完全一致。
"关键在磁石矿脉的共振频率。" 司南指着测算仪上的波动曲线,"史馆残页提到的 ' 均时差五刻 ',其实是璇玑金齿轮与磁石矿脉的叠加效果。凶手杀人前激活对应星位的齿轮,让周围三里内的时间测算出现偏差。"
阿夜忽然想起追击突厥商队时,对方总能在日晷阵列中消失:"那些商队成员身上的星象纹身,会不会是磁石矿脉的定位标记?就像太史局密道星象柱上的祭品坐标。"
这个联想让司南心头一震。他翻开钦天监舞弊案卷宗,发现二十年前失踪的钦天监官员,恰好分布在如今的七大星位附近。更重要的是,每个失踪者的生辰八字,都与《麟德历》中被篡改的节气完全对应 —— 这不是巧合,而是精心设计的星象祭祀。
"凶手在重复宇文昭的手法,但升级了机关。" 司南取出太史局密道得到的羊皮地图,七大星位的磁石矿脉形成北斗状,"二十年前用七根星象柱伪造冬至预言,如今用七名死者标记星位,每杀一人就激活一根柱子,最终在冬至日形成七星共鸣。"
墨九忽然比出 "关联" 手势,指向测算仪上的尸僵时间曲线。当他输入星磁砂浓度参数,曲线出现明显拐点 —— 死者的死亡时间被人为提前了三刻,正好是星象柱激活后的误差范围。这解释了阿夜验尸时的困惑:不是毒药加快尸僵,而是磁石环境改变了时间流速感知。
"还记得伪造时间时的密室诡计吗?" 司南忽然指向浑天仪投影,"凶手利用浑天仪的虚假投影制造时间盲区,本质是磁石干扰的宏观表现。现在他们更精细,通过杀死星位负责人,用活人祭品强化磁石共鸣。"
阿夜皱眉看着地图上的朱雀大街星位:"钦天监博士、掌漏官,都是星位的守护者,太阳穴的朱砂痣... 会不会是激活星象柱的标记?"
这个问题让司南想起太史局密道中的星象柱底的灼烧痕迹,与死者的伤口形状相似。他忽然福至心灵:"不是标记,是钥匙!每个死者太阳穴的灼伤,其实是璇玑金齿轮的烙印,用来打开对应星象柱的机关。我们在密道看到的傀儡,就是二十年前的失败祭品。"
墨九迅速比出 "建模" 手势,在沙盘上还原长安星位。当七大星位的齿轮全部激活,玄武门的磁石矿脉会形成闭环,让浑天仪投出 "七星连珠" 的假象。而凶手选择在秋分前后作案,正是因为此时的磁石干扰最容易伪装成历法误差。
"现在需要验证两个推论。" 司南取出《改历谏言》残页,"第一,每起命案的发生时间,是否对应《麟德历》中被篡改的节气;第二,死者的生辰八字,是否与星象柱的齿轮参数匹配。"
阿夜翻开验尸记录,发现钦天监博士死于霜降,掌漏官死于小雪,正好是《麟德历》中误差最大的两个节气。墨九则通过齿轮刻度反推,发现每具尸体的生辰月份,都与星象柱上的节气铭文一致 —— 这不是巧合,而是凶手按照宇文氏的星象密典挑选的祭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