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十一月廿五,巳初。观星阁偏殿的青铜镜前,阿夜摘下狼首面具,露出异族特征的深邃眼眶,手中的突厥金币与星象铜符在烛光下交相辉映。金币正面的狼首图腾与符身北斗纹形成奇异呼应,而背面的抽象星符正与发现的 "天枢" 二字笔画走势一致。
"暗访的突厥部落传说," 阿夜的指尖划过金币边缘的齿状纹路,"他们崇拜的 ' 七星狼神 ',每根狼鬃对应一颗主星。" 她将金币置于铜符上方,狼首的右眼位置恰好覆盖 "天" 字的起笔缺口,"这个符号在突厥文里代表 ' 星轨的起点 ',与铜符的天枢星位吻合。"
墨九比出 "符号拆解" 手势,机关盒的激光束将金币符号分解为七道光线,投射在墙上的北斗星图中,天枢星位应声亮起。司南想起追踪突厥商队时,为首者肩颈的星象纹身正是这个符号的变形:"他们用狼首象征天枢星,每完成一次祭祀,就会在纹身中填充一颗星芒 —— 突厥商队中的可疑身影,纹身只有单星,说明刚参与天枢符的祭祀。"
"而这个。" 阿夜翻转金币,露出背面中央的凹痕,"与太极宫密道的铜符模具纹路一致,说明突厥商队直接参与了铜符铸造。" 她忽然抽出弯刀,刀背轻叩金币,发出与墨九实验中相同的金属共振声,"材质含有的西域磁石,让金币能与铜符产生能量共鸣。"
司南接过金币,触感与铜符表面的温度差异明显。他望向偏殿外的日晷群,"审讯突厥俘虏时,他们提到的 ' 星芒献祭 ',应该就是用铜符烙印标记祭品,再通过金币传递星象坐标。"
墨九突然比出 "紧急调取" 手势,机关盒显示长安西市的突厥商队正在转移。阿夜迅速戴上狼首面具:"星象纹身标记,他们的驼队曾在安化坊日晷群停留 —— 那里正是天璇星位的关键区域。"
三人组抵达西市时,暮色正浸染坊墙。阿夜的弯刀指向前方驼队,月光在为首者的狼首皮帽上折射出冷光:"看他们的行进路线,避开了所有日晷投影区域 —— 这是提到的 ' 星轨避忌 ',防止铜符共鸣暴露位置。"
司南展开日晷分布详图,用铜符边缘对准地图上的天枢星位,视线沿着 "天枢" 二字的笔画延伸,竟与驼队的行进方向完全重合:"他们在为天璇符铺设能量路径。墨九,用机关盒模拟铜符与金币的共振频率。"
墨九的指尖在盒面飞速敲击,空气中响起蜂鸣般的高频震动。突然,驼队中某枚金币的反光出现异常波动 —— 那是与铜符产生共鸣的征兆。阿夜立刻甩袖射出柳叶镖,钉住一名试图逃跑的商人,其怀中掉出的布袋里,七枚金币正围绕着半枚刻有云雷纹的铜符碎片。
"天璇符的残片。" 司南拾起碎片,边缘的熔痕与前面发现的半符完全吻合,"祭祀仪式需要完整的七星方位,他们在安化坊的行动,是为了修复天璇符。"
被制伏的商人突然咬破藏在臼齿中的毒囊,阿夜迅速捏住他的下颌,却只来得及听到模糊的呢喃:"狼神... 七星连珠... 玄武门..." 话音未落,七窍涌出黑血,其右手紧攥的羊皮纸上,用突厥文写着 "冬至子时,司水坊"。
墨九比出 "坐标解析" 手势,机关盒显示司水坊位于长安东北,对应北斗第三星天玑的方位。司南想起刻漏装置,司水坊正是都水监所在地,掌管长安漕渠的刻漏校准:"突厥商队的下一步,可能是在司水坊制造新的星象误差。"
返回观星阁的路上,阿夜忽然驻足,弯刀插入街边日晷底座:"这里的校准刻度被修改过。" 她撬开石砖,露出下面的星象密码 —— 与金币背面的符号一致,却多了一道指向司水坊的箭头。
"这是星象教徒的标记系统。" 司南用铜符覆盖密码,阴影恰好拼出天玑星的轨迹,"校准异常不是偶然,他们通过篡改日晷,在长安布下七星方位网。每枚铜符对应一个坊市,每个坊市都有教徒用金币传递坐标。"
深夜的观星阁内,司南将突厥金币与铜符并列摆放,借助浑天仪的投影,发现金币符号的轨迹与演示的玄武门星象完全重叠。更惊人的是,七枚金币的排列竟形成缩小版的北斗七星,天枢符的位置正是圆心。
"阿夜,你看。" 司南指着投影,"突厥的 ' 七星狼神 ' 传说,本质是借北斗星象巩固祭祀体系。而铜符,就是这个体系的核心 —— 提到的 ' 狼神之眼 ',应该就是天枢符的别称。"
阿夜点头,狼首面具下的声音带着寒意:"祭祀仪式,用铜符烙印祭品太阳穴,再用金币标记星位。张承业的烙印是天枢,下一个祭品... 应该是天璇星位的漏刻博士。" 她忽然指向司南腰间的玉佩,"你父亲的玉佩纹路,和金币符号的演变体相似,或许令尊曾试图阻止这场祭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