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林深站在老宅的天井里仰头望天。北斗七星在云层间若隐若现,像极了那本古籍残卷上画着的星象图。
“阴阳相济,血脉为引。”他低声重复着自己写下的那句话,眉头紧锁。
“林老师,地图已经重新整理好了。”女生抱着一沓资料走进院子,“我们发现病例扩散的中心点附近,确实有大片潮湿阴凉的区域,符合七叶莲的生长条件。”
“嗯。”林深点头,但眼神依旧停留在天空,“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众人面面相觑。
“如果紫藤和七叶莲共植会产生特殊效果,为什么偏偏是现在才出现症状?难道这药效还能沉睡几十年,等咱们老了才来捣乱?”林深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这话一出,气氛稍微缓和了些。
“也许是环境变化触发了某种机制?”男生试探性地问。
“也有可能是人为因素。”林深缓缓道,“第七代秘法既然能流传下来,说明当年有人掌握过它的使用方法。可如今却成了谜题……”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破解病症本身,而是还原当年的操作流程?”女生忽然灵光一闪。
“聪明!”林深笑着拍了下手,“这就对了。不能光盯着病历看,要从整个流程入手。比如——药材来源、种植方式、加工过程、用药时间……这些都可能是关键变量。”
“那我们现在就缺一个完整的操作手册啊。”男生苦笑道。
“那就去找到它。”林深目光坚定,“明天开始,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分析现有资料,另一路跟我去L市郊外实地考察。”
众人纷纷点头,士气重新高涨起来。
第二天清晨,阳光还未完全洒进窗台,研究室里已经热闹非凡。
“林老师,我昨晚做了个梦。”女生一边泡咖啡一边说,“梦见你穿着古代长袍,在一片紫藤花海里炼丹。”
“那你得再加个特效,最好再来个雷劫。”林深笑着接过咖啡,“不过……你这个梦倒是提醒了我一件事。”
“什么?”
“第七代秘法很可能涉及‘天地人’三才配合。”林深翻开笔记本,“也就是说,不只是药材搭配的问题,还可能与季节、时辰、地理环境有关。”
“您是说……节气?”男生瞪大眼睛。
“没错。”林深指着墙上挂着的日历,“现在正值夏至,阳气最盛之时。而七叶莲属寒性,这时候最容易显现其特性。”
“所以我们要赶在夏至前完成调查?”女生紧张地问。
“对。”林深点头,“时间不多了,大家抓紧。”
就在众人准备各自分工时,手机突然响起。
“林老师,有个新情况。”视频那头的新人一脸凝重,“我们在L市郊外发现了几个新的病例,患者都住在厂区附近的居民区。”
“症状呢?”
“和之前一样,但有一例出现了明显恶化迹象,体内气血运行方向发生了逆转。”
“逆流……”林深喃喃自语,“看来我们的猜测是对的。这不仅仅是中毒那么简单,而是某种更深层次的生理机制被激活了。”
“那我们要不要先派人过去稳住病情?”女生焦急地问。
“暂时不用。”林深摇头,“目前我们还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案,贸然介入可能会打草惊蛇。先让那边的人密切观察,记录所有细节。”
“明白!”
挂断电话后,林深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林老师,您是不是想到什么了?”男生小心翼翼地问。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太依赖现代医学手段了。”林深缓缓说道,“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调理,而不是单一指标的干预。也许问题的关键,不在药物本身,而在如何引导身体自我调节。”
“您的意思是……针灸?推拿?还是别的手法?”女生追问。
“都有可能。”林深笑了笑,“中医博大精深,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穴位刺激,就能引发连锁反应。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找到那个‘开关’。”
“那我们就去找!”男生握拳。
“对,去找。”林深站起身,走到窗边,“你们还记得我昨天讲的那个故事吗?三个月上百次实验,最后靠身体感受才找到答案。有时候,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身体反而最诚实。”
“所以我们也要亲自试药?”女生有些忐忑。
“当然不是。”林深摇头,“我说的是思路。别总想着用数据说话,有时候直觉也很重要。”
“那我们该怎么做?”男生问。
“换个角度。”林深转身面对众人,“把所有的信息重新排列组合,看看能不能找出新的规律。尤其是那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细节。”
于是新一轮头脑风暴开始了。
有人负责梳理药材的生长周期,有人研究节气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还有人专门查找历史文献中关于“逆流”的记载。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女生突然举手,“几乎所有病例都出现在午夜到凌晨这段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