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璃江边上人影绰绰。
南来的北往的,皆是城中渔夫与船夫。
他们都是想趁着江面尚未封冻之时,多捞几条鱼,多拉几回渡江客,不过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赚些银两。
然而,近年来,齐云国北方地区灾祸连连,旱灾、洪灾交替肆虐,导致粮食大幅减产,粮价迅速飙升,百姓们的生活负担日益加重。
在这种情况下,就连以往频繁穿梭于两国之间的商人们也减少了出行次数,贸易往来变得冷清,市场逐渐萧条。
更糟糕的是,自今年开春以来,老天爷仿佛忘了降雨这件事儿。
日复一日,始终不见一场好雨。
曾经波光粼粼的通璃江,如今靠近江岸的一些地方竟然已经露出了黑色的污泥,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江真跟着庆安从江边一过,一帮渔夫和船夫瞬间如同恶犬扑食一般围了上来。
“和尚渡江吗?!过江一人三百文。”
“我过江只要两百五十文!!”
“小兄弟要不要王八!今天现捞上来的通璃江大王八!回去炖汤,保你一夜七次!”
“什么?!王八不感兴趣?”
“没关系,我这里还有一条通璃江长须公!!”
面对着眼前那一大群吵吵嚷嚷的渔夫和船夫们,江真只觉得一个脑袋两个大,心里简直烦不胜烦!
先不说他身上根本就没有钱这回事儿,哪怕他兜里揣满了金银财宝,也是绝对不可能在这里买鱼或者雇船渡江!
只要是长期生活在塘城的人,无一不知晓这样一个铁律,江边有两样东西是万万触碰不得的!
其一是这江里的鱼千万不能吃!
原因无他,这条通璃江乃是处于整条江的下游地段,不说每天,但几乎每个月都会从上游飘下来好几具令人毛骨悚然的浮尸。
除非尸体上带着财物,否则根本没有人会去主动打捞,久而久之,最终那些无名浮尸全都成为了江中鱼虾腹中的美味佳肴。
其二则是绝不能随便雇佣小船渡江!
毕竟河岸另一头可是璃国的本土,一旦有人胆敢绕过官家批文,擅自渡江,那样就是违反律法,无法进城不说,最终若是让双方的官家抓到,还会身陷囹圄!
想渡江前往璃国也行,要么给商船交一笔不小的费用过去,要么只能通过官家的渡江船过去,但是那样太过麻烦,首先你得有钱,其次你还得经过许多官员点头,最后才能平稳渡江。
“哎哎哎!都起开!”
此时江真饿的要死,本想大手一挥,将人群拨开,好让出一条道路,可谁知一旁的庆安却和一位船夫攀谈了起来。
“和尚!让老夫撑一杠子,只要两百文!还保你过江之后平安无事!”
一位年过半百的蓑衣老丈,对着庆安大师拍着胸脯保证道。
庆安大师眼睛一亮,随即问道:“哦?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看你这般慈眉善目的模样,定是浮屠道的和尚吧!前两天我刚渡了一个!好像叫……叫静海。”
“呵呵,贫僧不认识,不过贫僧确实有急事想要过江,不知老丈您何时方便?”
“何时都方便!现在就可以走!”
“善哉善哉,如此一来正好,一会儿等小僧吃饱了饭,就过来寻您!”
“好嘞好嘞!”
众多船夫见状纷纷大失所望,但还是有几个不信邪的想要过来再和庆安商量商量。
可庆安似乎已经打定了主意,无论其他人叫出多低的价格,他都不再搭理,自顾自的向前走去。
浮屠道?
江真还是第一次听说庆安大师这帮和尚的叫法。
不过眼下无论怎样,他必须提醒庆安,这帮船夫别看现在跟你拍着胸脯保证的模样,可一旦到了江面中心,恐怕会直接坐地起价。
“庆安大师!听在下一句劝,这船可坐不得啊!”
庆安闻言缓缓转过身,看着江真那一脸焦急的模样,有些好奇的问道:“哦?敢问江施主,为何坐不得?”
江真看他活活脱脱一副涉世未深的模样,顿觉好笑,表情有些无奈地解释道:“这个,怎么说呢,这帮船夫各个坑起人来毫不眨眼!反正就是坐不得,你若不信,在城里随便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谁料庆安听罢淡然一笑道:“呵呵,江施主多虑了,小僧一路走来,遇见的皆是善缘,正如小僧遇见了你一样,正所谓经言常道,诸般法因缘生,诸般法因缘灭,就算他人想要对小僧图谋不轨,那也是因为小僧身上也有相似的缺点,怪不得旁人。”
你真是吃饱了撑的。
江真暗自腹诽道。
“行吧,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大师出门在外,还是要多加防范才是。”
“善哉,善哉,多谢江施主提醒,小僧记得了!”
话毕,二人路上没再多说什么,缓缓向着城内步行而去。
最终,庆安的脚步停在了街边的一家小面馆。
此时面馆之内嗦面的客人仅有三三两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