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瑶走过一条大街,来到了“济世堂”。
这“济世堂”门面颇为气派,木质的匾额高悬,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门两旁的楹联彰显着其悬壶济世的宗旨。
她款步踏入堂内,只见药柜林立,药香弥漫。
此时店内并没有客人。
只见有一位头顶淡淡金绿色的气团,身着青色布衫的药童正忙着整理药材。
苏沐瑶见到药童头顶那抹璀璨的金色,不禁愣了一瞬。
那金色光芒纯净而柔和,如同一个发光的小灯悬于药童头顶,散发着祥瑞之气。
竟然是功德金光,这种光芒极为少见,只有行善者、累积功德之人才能拥有。
她心中暗自惊叹,看来这 “济世堂” 平日里治病救人,果真是尽心尽力,才使得门下药童都能获此功德。
她轻移莲步,走到药童身前,微微欠身,十分客气的轻声问道:
“请问小哥,不知贵堂收不收成品药丸?”
说罢,她从袖中(空间)取出两个油纸包,动作优雅地打开。
里面放着“六神丸”和“银翘解毒丸”,药丸圆润饱满,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药童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来,他微微一愣,旋即脸上露出几分谨慎与专业,连忙说道:
“姑娘稍等。”言罢,便匆匆转身,小跑着往后堂去找医师。
不多时,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医师老者,迈着沉稳而矫健的步伐,从后堂缓缓走出。
他的头顶,赫然悬浮着一团耀眼的金黄色气团,那光芒浓郁而纯粹,竟将周围原本若有若无的绿色气团都尽数遮住。
这团金色气团,犹如一轮迷你的小太阳,散发着祥瑞且温和的气息,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老者身着一袭宽松的素色长袍,面料轻柔,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摆动,仿佛流淌的云朵。
他腰间佩戴着一只精巧的香囊药包,药包上以细腻的针法绣绘着几株仙草,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从布面上生长而出。
丝丝缕缕的药香从药包中溢出,与内堂中弥漫的药味相互交融,形成一种独特而儒雅的气息,萦绕在老者周身,更衬出他那超凡脱俗、医者仁心的气质。
老者目光温和而锐利,先是上下打量了苏沐瑶一番,随后将视线落在她手中的药丸上。
他微微俯身,从苏沐瑶手中接过装着两种药丸的油纸包,动作轻柔且谨慎。
他仔细地端详着药丸,就着从窗棂透进来的光线,观察着药丸的色泽、质地,还轻轻嗅了嗅那散发出来的药香。
接着,老者抬眸,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问道:“姑娘,这药丸看似不凡,可否告知其功效与名字?”
苏沐瑶礼貌地欠身,有条不紊地答道:
“回老先生,这圆润些的名为‘六神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那稍扁些的是‘银翘解毒丸’,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对风热感冒颇为有效。”
老者听闻,轻轻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片刻后,他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姑娘,这药听起来确实奇妙,只是我等行医之人,用药需万分谨慎。不知姑娘能否容我试药,也好确认这药效是否如姑娘所言。”
苏沐瑶马上微笑着回应老者:
“老先生,试药自然应当的。只是这‘六神丸’与‘银翘解毒丸’功效不同,不知您打算先试哪一种?又准备如何试药?”
老者捋了捋胡须,思索片刻后说道:
“先试‘银翘解毒丸’吧。正巧,我这几日略有风热之症,正好亲身一试。”
说罢,他便从盒中取出一粒“银翘解毒丸”,就着一旁的茶水服下。
苏沐瑶紧张地盯着老者,心中默默祈祷药效能够顺利发挥
一旁的药童也好奇地凑过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工夫,老者原本微微发红的面庞渐渐恢复了正常色泽,原本有些浑浊的双眼也变得清明起来。
他轻轻活动了下身体,感受着体内的变化,脸上露出一丝惊喜之色:
“妙啊,这药果然奇效!我只觉浑身舒畅,风热之症已然减轻了几分。”
苏沐瑶闻言,心中大喜,但仍保持着谦逊:“老先生谬赞了,能对您的症状有所帮助,便是这药的幸事。”
老者看着苏沐瑶,眼中满是欣赏:“姑娘年纪轻轻,竟能炼制出如此药效显着的药丸,实在难得。只是不知这‘六神丸’又有何独特之处?”
苏沐瑶见状,知道机会来了,连忙说道:“老先生,这‘六神丸’对于咽喉肿痛、无名肿毒等症状,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若您信得过我,可寻一位有此类症状之人一试。”
老者略作思考后,吩咐药童:“去,把在后院帮忙的阿福叫来,他前几日干活时不小心弄伤了手,伤口有些红肿发炎。”
药童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带着一个年轻伙计匆匆赶来。阿福手上缠着布带,神情有些痛苦。
老者对阿福说道:“阿福,这位姑娘有颗药丸,或许能治好你的伤,你可愿意一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