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三号生产线的控制柜前,手里握着一把螺丝刀,眼神却盯着那块刚拆下来的旧电路板。灯光从头顶打下来,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金属外壳上晃动。
“这接口……不太对劲。”小陈蹲在他旁边,指着一块边缘发黑的地方,“跟说明书上的图完全不一样。”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低头比对着手里的图纸和实物接线图。他皱了皱眉,又抬头看了看表——凌晨一点零七分,距离夜班结束还有不到四个小时。
“别管说明书了。”他说,“咱们自己画。”
这句话像是一个信号,整个小组立刻忙碌起来。有人翻出旧设备的线路图,有人开始用万用表测电压,还有人干脆搬来了投影仪,把接线图放大到墙上,方便大家对照。
“刘哥,这个颜色线是不是应该接到这儿?”老李举着手里的红色线头问。
“没错,就是那儿。”刘好仃点头,“但得注意顺序,先接主电源再接控制回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车间里除了工具敲击声和偶尔的指令交流外,几乎听不见别的声音。大家都明白,这是关键的一环,换一块新电路板不难,难的是让它真正“活”过来,和整条生产线配合无误。
“好了,通电试试。”刘好仃拍了拍手。
开关一按下去,机器发出轻微的嗡鸣,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一个个亮起,显示正常。
“成了!”小林忍不住喊了一声。
“嘘——”刘好仃做了个手势,“还没完呢。”
他走到控制面板前,输入了一组测试代码,屏幕上跳出了运行状态的数据流。他扫了一眼,眉头慢慢舒展开来。
“没问题。”他转身对大家说,“接下来是流程优化环节,都打起精神来。”
早上六点,天还没完全亮,车间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工人。有人打着哈欠,有人还在揉眼睛,但也有人已经撸起袖子准备开工。
“昨晚熬了一宿?”李师傅接过刘好仃递来的水瓶,一边拧开一边问。
“差不多吧。”刘好仃笑了笑,“不过电路板搞定了,今天重点是流程调整。”
“流程?你们不是已经改过一轮了?”
“改一次不够。”刘好仃指了指三号线的方向,“昨天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测试环节其实可以合并进行,能省不少时间。”
“哦?那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安排。”李师傅喝了口水,“不过你可得小心点,有些人可不是太愿意配合。”
刘好仃点点头,心里明白他说的是谁。
果然,刚进车间不久,就听到有人嘟囔:“又是新流程?就不能让我们歇两天?”
刘好仃没有搭理,而是直接走到操作台前,拿起话筒:“各位,今天我们要试一个新的调试方法,压力测试和密封性测试同步进行。”
“啥?这不是行业里没人这么干吗?”有人大声问。
“我知道。”刘好仃语气平稳,“但数据告诉我们,这两项测试的结果高度相关,分开做等于重复劳动。”
“万一出问题呢?”
“那就一起查。”刘好仃笑了笑,“而且我会亲自监督每一个步骤,确保安全。”
他的话音刚落,现场安静了几秒,然后有人低声说了句:“行吧,听你的。”
“谢谢大家信任。”刘好仃放下话筒,转头对小张说,“你去通知电气组,让他们提前十分钟到位。”
说完,他自己也换上工装,走到操作台中间的位置坐下。
“刘哥,你不休息一下?”小陈有点担心地看着他。
“等任务完成再说。”刘好仃边检查设备边回答,“我现在最怕的不是技术问题,是人心散了。”
中午时分,液压系统突发泄漏事故,油液喷洒了一地,整条流水线被迫停摆。
“怎么回事?”刘好仃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高压油管爆裂。”维修组长王海一脸无奈,“库存里没这种型号。”
“借调。”刘好仃果断下令,“去二车间问问有没有备用的。”
“可他们也在改造啊。”
“那就说明我们更急。”刘好仃抓起电话拨了过去,几分钟后挂断,“半小时内送到。”
与此同时,他已经带着人开始清理现场油污,并安排替补小组手工预加工半成品,尽量减少产能损失。
“刘哥,这根油管上有个编号。”王海捡起旧管子,“G-7,但好像不是我们最近采购清单里的。”
刘好仃接过来看了一眼,没说什么,只是把它放在一旁。
“先解决眼前的问题。”他说,“其他的事,回头再说。”
下午三点,新油管终于送到了。更换过程很顺利,但刘好仃依旧全程监督,直到最后一颗螺丝拧紧,才松了一口气。
“恢复生产。”他宣布。
晚上八点,刘好仃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拿着一杯凉透了的茶,看着窗外厂区的灯光。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厂部的消息:
“进展不错,继续保持。”
他回了个“好的”,然后靠在椅背上,闭上眼。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明天,还有更多的事等着去做。
但他也知道,只要方向对,走得再晚也不怕。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深圳玻璃厂打工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