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厂的清晨总是从机器的嗡鸣声开始。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手里端着保温杯,一边喝着刚泡好的枸杞茶,一边望着新安装的环保设备运转情况。显示屏上的数据稳定跳动着,空气中少了以往那种刺鼻的味道,连他那对常年被烟尘熏得发涩的眼睛也觉得轻松了不少。
“刘哥,昨晚运行一切正常。”小王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记录本,“PM2.5、SO?这些排放指标都比国家标准低一大截。”
“干得不错。”刘好仃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这下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话音未落,老张拎着工具箱走了过来,边走边念叨:“你可别说早了,我今早巡检时发现一个风机的震动值有点偏高,虽然还在安全范围内,但咱得盯着点。”
刘好仃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一笔:“安排人去查一下,别让小问题变大问题。”
工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搬运、调试、记录……整个厂区像是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过去那些让人皱眉的黑烟和刺鼻气味仿佛成了旧时代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清爽的空气和井然有序的生产节奏。
为了确保环保设备稳定运行,刘好仃专门抽调了几名经验丰富的技术员组成监测小组,每天三次定时记录设备参数,还建了个微信群,把数据实时上传共享。大家戏称这是“环保数据打卡”,谁要是漏了,群里就会有人调侃一句:“今天没打卡?是不是想偷懒?”
“刘哥,你看这个。”小李在手机上滑动屏幕,“昨天晚上十点到十二点之间,除尘效率下降了0.3%,虽然不影响整体达标,但咱们得看看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
“嗯,先标记下来。”刘好仃接过手机看了一眼,“回头找专家再分析分析,说不定是某个滤芯开始老化了。”
工作虽忙,但大家脸上的笑容却多了起来。以前提到环保,总觉得是个花钱不讨好的事,现在看着监控屏幕上那一串串漂亮的绿色数字,心里都有底了。
几天后,环保局的人突然打来电话,说要来突击检查。
“突击?”老张一听就紧张了,“他们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
“越是突击,越说明他们想看真实状态。”刘好仃倒是淡定,“咱们这段时间的数据摆在这儿,怕什么。”
他立刻组织员工开个小会,强调了几个重点:设备状态必须保持最佳、资料必须整理齐全、现场必须整洁有序。他还特意叮嘱负责接待的小王:“态度要热情,回答要专业,别一问三不知。”
“放心吧刘哥,我都准备好了。”小王拍胸脯保证,“我还打印了一份最新的环保报告,随时可以递上去。”
第二天一早,环保局的几位工作人员准时抵达。领头的是一位戴眼镜的女干部,说话干脆利落,一看就是个讲究实际的人。
“刘厂长,我们这次主要是抽查你们新引进的环保设备运行情况。”她开门见山,“请带我们实地看看。”
“没问题。”刘好仃带着他们走进车间,一路上介绍设备的功能、运行原理以及最近一段时间的排放数据。
女干部一边听一边点头,偶尔还会停下来查看一些细节。走到监控室时,她指着屏幕上的数据问:“这些数据都是实时更新的?”
“没错。”刘好仃示意技术人员操作了一下系统,“所有数据都会同步上传到我们的内部平台,方便随时调阅。”
“很好。”她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看得出来你们确实下了功夫。”
随后,他们又去了污染物检测室,翻看了近期的检测报告,甚至还随机抽查了几份原始数据。每一步流程都很严谨,但刘好仃心里有底,知道他们挑不出毛病。
检查结束时,女干部合上文件夹,笑着说:“你们这次整改得很到位,环保设备运行良好,排放数据也都达标。回去我们会提交一份正面反馈。”
“谢谢支持。”刘好仃握了握她的手,“我们也希望能为环保事业尽一份力。”
送走环保局的人后,车间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工人们互相击掌庆祝,像是完成了一场重要战役。
“没想到还真通过了!”老张咧嘴笑,“我还以为他们会提一堆整改意见呢。”
“那是咱们准备充分。”小王得意地晃了晃手里的报告,“而且数据摆在那儿,谁也不能说啥。”
刘好仃没有加入欢呼的人群,而是独自走到窗边,看着厂区外湛蓝的天空。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有一丝淡淡的草木香,那是厂区绿化带散发出来的味道。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环保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场持久战。设备运行稳定了,不代表以后不会出问题;排放达标了,也不代表就没有提升空间。他已经在考虑下一步的优化计划——比如如何进一步降低能耗,或者尝试引入更先进的在线监测系统。
“刘哥,要不要庆祝一下?”小李凑过来问。
“庆当然要庆。”刘好仃笑了笑,“不过今晚庆完,明天还得继续干活。”
“明白!”小李敬了个礼,“随时待命!”
夜幕降临,厂区灯光亮起,像星星落在地上。远处传来熟悉的机器声,但这一次,不再是令人烦躁的噪音,而是充满希望的节奏。
刘好仃转身走向办公室,脚步轻快了许多。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深圳玻璃厂打工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