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车间,暖洋洋地铺在刚安装好的智能设备上。刘好仃站在操作台前,手里拿着遥控器,一边调试界面,一边朝大伙儿喊:“都靠拢点,咱们今天正式开始培训!”
工人们围了过来,有人抱着笔记本,有人揣着手机,还有几个老员工皱着眉头,眼神里透着几分忐忑。
“这玩意儿……跟以前的操作台差得有点远啊。”王姐小声嘀咕,“连个开关都没有,全是屏幕。”
“放心,我一开始也懵。”刘好仃笑着拍了拍她肩膀,“但你们记住了,这东西就像手机,你用多了,自然就熟了。”
话音刚落,小李已经按下了启动键,屏幕上跳出一串英文提示,接着“嘟——”的一声,系统竟然没反应了。
“哎哟,咋回事?”有人笑出声。
“别慌。”刘好仃走过去,看了眼屏幕,“这是语言设置的问题,咱厂里这批设备出厂时默认是英文界面,咱们得先改中文。”
他熟练地滑动几下,界面瞬间切换成熟悉的中文菜单,众人松了口气。
“看到没?第一步,开机不是按按钮,而是触屏操作。”刘好仃边说边用手指划过屏幕,“然后选择语言、登录账号,再确认权限等级……”
“等等,刘哥。”一个年轻工人举手,“这个账号是不是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
“对,以后每个人都有专属账户,记录你的操作日志。”刘好仃点点头,“这样出了问题能追溯,也能根据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做优化。”
“听起来好像挺高级。”王姐嘟囔了一句,还是把操作步骤记了下来。
演示继续进行,刘好仃带着大家一步步完成设备启动流程,还特意讲解了主控面板上的几个关键功能图标:比如能耗监控、质检模块、故障报警等。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要用到的东西。”他说,“记住,不要盲目点,每个图标背后都有它的作用,不懂就问。”
可就在他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时,突然听见“咔哒”一声,整个系统警报响起,红色警示灯亮了起来。
“谁按了急停按钮?!”刘好仃转头一看,发现是张师傅。
“我以为是关机键……”张师傅一脸无辜,“这按钮红红的,我还以为是‘关’的意思。”
众人一阵哄笑。
“没事,复位就行。”刘好仃按下复位键,警报解除,系统恢复运行,“不过我得提醒一下,急停按钮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按,平时操作要仔细看提示。”
他随即拿起粉笔,在白板上画了个简易控制面板示意图,标出各个按键的功能和注意事项。
“来,大家跟着我念一遍:先看提示,再动手;急停按钮不能乱按;遇到不懂的,先暂停,别硬试。”
“先看提示,再动手!”工人们齐声重复,声音响亮。
“这才刚开始呢。”刘好仃笑了笑,“接下来咱们分组练习,每人至少上机一次,确保大家都掌握基础操作。”
安排小组时,问题又来了。
轮到实操演练,操作台前一下子挤满了人,排队的队伍拉得很长,有些人等了一会儿就走了,说:“算了,明天再来吧。”
“不行不行,今天必须练完。”刘好仃见状,立刻调整策略,“这样,四个人一组,一人操作,两人观察,一人记录要点,轮流来。”
他还临时挑了两个学得快的年轻人当助教,让他们在旁边辅助指导。
“你们俩,记得多讲细节,特别是容易出错的地方。”刘好仃叮嘱道。
“明白!”两人点头应声。
培训持续了一整天,从早上九点一直忙到下午五点半。虽然过程磕磕绊绊,但最终每个人都完成了基本操作训练,不少人还主动留下来加练一会儿。
“没想到还挺有意思的。”王姐擦了擦汗,笑着说,“原来这机器比人还懂人,还能自己提醒你注意什么。”
“是啊。”刘好仃点头,“它不光聪明,还会帮你养成好习惯。”
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了,车间里依然亮着灯,照着那些还在反复练习操作的背影。
刘好仃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切,心里踏实了不少。
“技术再新,也是为人服务的。”他自言自语,“只要大家愿意学,总能学会。”
这时,一个年轻人悄悄走到他身边,递过来一本小本子。
“刘哥,这是我整理的培训笔记,能不能复印一份给其他人?我觉得可以做成手册,方便以后复习。”
刘好仃接过本子翻了翻,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要点,还有不少插图和口诀。
“不错嘛。”他笑了,“这事你来牵头,我支持你。”
“谢谢刘哥。”年轻人眼睛一亮,转身跑开了。
刘好仃望着他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他知道,这场培训才刚刚开始,后面肯定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他也清楚,只要大家肯一起努力,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喂,刘哥!”远处传来小李的声音,“下一班的人来接替了,要不要一起去吃个饭?”
“走呗。”刘好仃拍拍裤子站起身,“吃完还得回来检查今天的培训反馈,明天继续练。”
两人并肩走出车间,身后是一排排安静待命的智能设备,仿佛也在静静等待明天的挑战。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是某种无声的鼓励。
风轻轻吹过,带走了疲惫,留下了希望。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深圳玻璃厂打工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