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进厂区,玻璃切割机嗡嗡作响,工人们穿梭在流水线之间。刘好仃站在办公室门口,手里握着一份文件,眉头微皱。
“展会筹备的事得尽快落实。”他自言自语道,转身走进办公室,拨通了小张的电话。
“小张,今天上午十点,会议室集合,筹备组的人一个都不能少。”
“啊?又开会?”电话那头传来小张略带疲惫的声音,“刘哥,咱们昨天不是刚开完会吗?”
“昨天是市场分析,今天是具体执行。”刘好仃语气坚定,“别废话,带上笔记本。”
挂断电话后,他拿起桌上那份刚刚整理好的《展会筹备任务清单》,上面密密麻麻列着各项准备工作:宣传资料、样品打包、展位设计、人员分工……每一条都像是悬在他头顶的一根细线,稍有不慎就可能崩断。
会议室里,气氛比想象中紧张。
“大家辛苦了。”刘好仃一进门就开口,“从今天起,我们正式进入国际展会筹备阶段。这是咱们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展,必须全力以赴。”
“刘哥,这事儿可不小啊。”阿辉挠了挠头,“我连展台怎么搭都不知道。”
“我也不太懂。”林琳小声说,“我在学校学的是数据分析,不是展会策划。”
“没关系。”刘好仃笑了笑,“不懂可以学,关键是态度要认真。”
他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大字:“设计组”、“物料组”、“外联组”。
“设计组负责展位视觉和宣传册设计;物料组负责样品准备和包装运输;外联组则负责与展会主办方沟通协调。每个组我都安排了负责人,有问题随时汇报。”
“刘哥,”小陈举手,“听说隔壁东莞有个厂也去同一个展会了,会不会撞车?”
“哦?”刘好仃挑眉,“哪个展会?”
“德国汉诺威工业展。”小陈翻了翻手机,“他们好像已经提前半年报了名。”
“那就更要抓紧时间了。”刘好仃点头,“咱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会议结束后,各小组迅速展开工作。
设计组的李老师带着两个年轻人开始修改宣传手册。原本老旧的英文版本被彻底推翻,新内容由本地职业技校的外语系老师协助翻译校对。
“这个强度测试报告得重点突出。”李老师指着一页数据,“这是我们产品的核心优势。”
“老师,您觉得我们的参数怎么样?”刘好仃递上技术文档。
那位外语系老师接过一看,惊讶地说:“这个玻璃抗压强度居然比欧洲标准还高?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工艺优化加材料升级。”刘好仃笑着答,“不过这些细节不用写进手册里,客户更关心结果。”
与此同时,物料组正为样品打包发愁。
“这玻璃太薄了,一不小心就碎。”林琳看着一堆成品直摇头,“物流公司报价太高,而且还不保证温控。”
“别急。”刘好仃拉来仓库管理员老王,“咱们先试试自己打包。”
他们找来厂里闲置的泡沫箱和缓冲材料,在地上铺开一张大布,小心翼翼地把玻璃片放进去,再用气泡膜层层包裹。
“这样应该能扛住路上的颠簸。”老王拍了拍箱子,“要是实在不行,就再加一层木架。”
而外联组这边也没闲着。
小陈联系上了物流供应商老张,两人约在仓库见面。
“刘哥,老张那边愿意帮咱们定制包装方案。”小陈汇报道,“但价格还是有点贵。”
“价格可以谈。”刘好仃看向老张,“你看看我们的样品尺寸和数量,能不能给出个合理报价?”
老张蹲下身检查了一下箱子,点点头:“你们这个货确实娇贵,得用防震托盘和恒温集装箱。我可以给你们打个折,但前提是你们得提前两周预订仓位。”
“没问题。”刘好仃爽快答应,“那就这么定了。”
傍晚时分,模拟布展演练在厂区空地上进行。
“背景板上的LOGO好像有点歪。”实习生小赵指着临时搭建的展台模型说道。
“真的耶!”阿辉凑近一看,“左边比右边低了一公分。”
“调整一下。”刘好仃掏出卷尺,“角度误差不能超过两度。”
年轻员工们用手机拍摄整个布置过程,回放视频逐帧检查。
“灯光位置不对。”小张皱眉,“照出来阴影太大,产品展示效果不好。”
“那就重新调。”刘好仃不厌其烦,“展会现场只有一次机会,我们必须做到最好。”
夜色渐深,车间依旧灯火通明。
刘好仃站在窗边,望着忙碌的身影,心里踏实了不少。
“这次展会,是我们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他轻声自语,“虽然困难不少,但只要团队齐心协力,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第二天一大早,他召集所有人开了个晨会。
“昨晚大家都辛苦了。”他说,“今天我们继续推进,设计组完成手册终稿,物料组确认包装方案,外联组跟进展位确认函。”
“刘哥,”小张忽然问,“如果展会顺利,我们是不是就能接到国外订单了?”
“别急。”刘好仃笑了笑,“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展会办好。订单的事,等我们站稳脚跟再说。”
窗外,春风拂过厂区,旗帜轻轻飘扬。
而在这一间普通的厂房里,一群普通工人,正在为梦想努力奔跑。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深圳玻璃厂打工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