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晨会的讲台上,手里捏着一张名单。台下坐着的工人有的打着哈欠,有的还在啃早餐的包子,还有的正低头翻看昨天刚发下来的评分细则。阳光从车间顶部的天窗斜射进来,落在那张写满名字的纸上,反射出淡淡的光。
“咳咳。”他清了清嗓子,“今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公布咱们激励方案实施后的第一批获奖名单。”
底下一阵骚动,有人坐直了身子,有人悄悄抬头看向台前,还有人低声嘀咕:“这回不会又是老面孔吧?”
刘好仃似乎听到了什么,笑了笑,说:“我知道大家心里有点疑问,觉得这种事是不是只照顾关系户。但这次不一样,所有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每个人的表现都记录在案。”
他说完,翻开手里的纸,开始念名字:“第一位,王芳——月度进步奖,连续三周超额完成任务,质量达标率百分之九十九点七!”
听到自己名字的王芳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来,脸上带着不敢相信的笑容。她是个普通操作工,平时话不多,做事却很踏实。这次能上榜,她自己都没料到。
掌声稀稀落落地响了起来,虽然不算热烈,但已经比以往任何一次表彰都要真实。
接下来的名字陆续出炉:技术岗的李强、质检组的老赵、维修班的小陈……每个人都被刘好仃简要地介绍了一番,包括他们具体的贡献和成绩。
“最后一位,小吴,最佳新人奖,入职三个月,主动承担加班任务十五次,协助优化流程两项。”
小吴一跃而起,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一边鼓掌一边朝同事们挥手,像个小明星似的。
念完最后一个名字后,刘好仃没有急着结束,而是又补充了一句:“这些人的表现,都是靠实打实的数据说话的。你们要是也想上这个榜,就记住一点——干得漂亮,自然会被看见。”
说完,他让几位获奖者轮流上台分享经验。王芳讲得很实在,说自己以前总觉得多干少干一个样,现在有了积分制度,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变化,干劲儿一下就提上来了。
轮到小吴时,他倒是不怯场,大大方方地说:“我刚开始也怕吃亏,后来发现只要做得好,不仅奖金多了,连休息时间都能换,这不是挺划算嘛!”
这话一出,台下不少人笑了起来,气氛轻松了不少。
刘好仃看着这一切,心里踏实了许多。他知道,员工们最在意的不是有没有奖励,而是能不能公平对待。只要这一点做到了,人心就能稳下来。
会议结束后,刘好仃回到控制室,技术员张伟正在调试系统数据。
“刘哥,昨晚的生产数据出了点问题,部分产线没记录进去。”张伟皱着眉头说。
“怎么回事?”刘好仃问。
“可能是传感器故障,我已经安排人手动核对了纸质记录,补上了缺失的部分。”
“辛苦了。”刘好仃点点头,“我们得确保每一项数据都准确无误,不然评分会被人质疑。”
“明白,我这就把修正后的报表发到人事那边。”
刘好仃拿起那份报表翻了几页,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数字,但他一眼就看到了一个显着的变化:整体效率比上个月提升了将近百分之八。
这个数字让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了些。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特意走到生产线旁,看看大家的状态。原本有些懒散的节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紧凑有序的工作流程。
几个年轻人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刘好仃走近一听,原来是他们在研究怎么提高产量,争取下个月拿个进步奖。
“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分段计时,这样更容易把控进度。”一个人说。
“对,还可以把质量检查提前,减少返工时间。”
刘好仃没打扰他们,只是笑着走开了。他忽然意识到,有时候激励不仅仅是金钱或者荣誉,更是一种归属感和参与感。
下午,他收到一份匿名建议书,是夹在他笔记本里的一张手写纸条。内容很简单,但很有建设性:
“建议在每条产线设立‘每日目标’提示牌,让大家清楚当天的任务量,也能更有动力。”
刘好仃看完后,立刻叫来负责宣传的文员小陈:“你去印一批小牌子,在每条线头挂一块,写上当日目标产量。”
“没问题,今晚就能弄好。”小陈点头应下。
傍晚下班前,刘好仃再次来到车间巡视。新挂上的提示牌在灯光下清晰可见,几个工人正站在前面认真地看着。
“今天的目标是五千块,咱还能加把劲!”一个中年工人拍着同事的肩膀说。
“行啊,等月底拿了奖金,请你吃顿好的。”
两人相视一笑,转身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刘好仃站在门口,望着这一幕,心里泛起一丝暖意。他知道,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但至少,大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些许初夏的清凉。树叶轻轻摇晃,像是为这片厂区送上无声的掌声。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离开,背影坚定,步伐稳健。
明天,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深圳玻璃厂打工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