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还在下,刘好仃站在办公室窗前,手里捏着一张旧送货单的复印件。那上面模糊的字迹像是被水泡过,只能依稀辨认出“龙岗第二仓库”几个字。
他没急着去开会,而是把这张纸摊在桌上,用台灯照了照,试图看清更多的细节。纸张边角卷曲,像是从某个角落里翻出来的。他想起昨天整理采购记录时,小张说过一句:“有些单子是临时补货的,当时流程走得急,可能不太规范。”
“不规范的事儿,往往藏着点门道。”刘好仃喃喃自语,顺手拿起笔,在纸上圈了圈那个地址。
外面雨声渐歇,车间那边传来了早班工人的说笑声,还有叉车碾过水泥地的声音。新的一天开始了,而他的任务,也才刚刚起步。
——
车间统计员小张已经坐在电脑前,面前摆着三个打开的Excel表格,像三盘没炒完的菜。
“老刘,你来得正好。”她抬头看见刘好仃进来,松了口气,“这些数据格式五花八门,有的用逗号分隔,有的用空格,还有的……干脆写成汉字了。”
“这不是人干的活,这是机器该干的。”刘好仃笑着坐下,伸手敲了敲键盘,“不过咱们没有AI,只有‘人脑+耐心’。”
两人一上午都在整理采购清单,按月份、品类、供应商分类,最后用颜色标出那些价格波动大的项目。忙到中午,终于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报表。
“你看这个。”小张指着屏幕上的一个红色单元格,“这家叫‘粤玻实业’的公司,上个月供货价比市场价低了将近两毛。”
“这可不是小数目。”刘好仃眯起眼,“他们是不是想冲量?”
“有可能,但我们也得考虑质量。”小张提醒。
“放心,咱不是图便宜,是图实惠。”刘好仃笑了笑,“下午我去找老李谈谈。”
——
老李是玻璃原片的主要供应商,跟厂里合作多年。他个子不高,嗓门不小,穿一件深蓝夹克,总爱把手插在兜里晃荡。
“老刘啊,你说这事儿,我也难。”老李一边翻看报表一边摇头,“现在原材料都涨了,我这边也是硬撑着给你们保价。”
“可你看这个。”刘好仃指着他刚才翻过的一页,“你们上个月给我们的报价,比粤玻实业低不到五分钱,但人家的质量检测报告我都看了,差不多。”
老李愣了一下,合上报表,看着刘好仃:“你们是不是也找过南头那家?”
“没找,是我自己算了算账。”刘好仃笑得很坦然,“我说实话,咱们合作这么多年,我也不想换人。但我得对厂里负责,成本压不下来,我这饭碗也悬。”
老李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这样吧,如果你们能保证季度订单增加15%,我可以给你降8%。”
“成交。”刘好仃伸出手,“君子一言。”
——
下午两点,刘好仃又约了粤玻实业的人见面。对方姓陈,是位中层,穿着笔挺的西装,手上戴着块表闪闪发亮。
“刘哥,久仰。”陈经理握手时带着笑意,“我们听说贵厂最近在调整采购策略?”
“谈不上调整,就是想多了解几家。”刘好仃还是那身洗得泛白的工作服,但精神十足,“你们样品我让质检提前看了,质量不错。”
“那就说明白点吧。”陈经理也不绕弯子,“我们可以签年度框架协议,但需要预付定金。”
“问题就在这儿。”刘好仃苦笑,“我们财务流程比较慢,审批走下来至少半个月。”
“那我们可以先做小额试样采购。”陈经理递过来一张名片,背面写着一行字:欢迎参观深圳西丽新仓。
“行,我来垫点钱试试。”刘好仃接过名片,“但有个条件,质检这块你们得配合快点。”
“没问题。”陈经理点头,“我们明天就把样品送过去。”
——
接下来几天,刘好仃马不停蹄地安排测试、协调质检、准备合同。他几乎每天都在和不同的人碰面,嘴里说着不同的价格、条款、交期。
“你这阵子比跑销售的还忙。”小张看他一天喝掉三杯咖啡,忍不住打趣。
“我不是忙,我是怕错过机会。”刘好仃揉了揉眉心,“现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大,谁能稳住供应链,谁就能活下去。”
——
签约那天,陈经理准时到了会议室。他依旧穿着那件笔挺的西装,腕表在阳光下反射出一道光。
“刘哥,恭喜啊。”他一进门就笑着说,“以后咱们就是合作伙伴了。”
“先别恭喜,等合同签完再说。”刘好仃笑着回礼,拿出钢笔。
合同一式两份,签完后双方握手合影。签字桌上还放着那张名片,背面的“坪山建分仓”几个字若隐若现。
“其实啊,”陈经理临走前轻声说,“如果以后有更多订单,我们在坪山建个分仓也不是不可能。”
“那我可记下了。”刘好仃笑着应下,“等你们分仓开张那天,我一定去捧场。”
——
晚上,刘好仃一个人走在厂区的小路上。路灯刚亮,空气中还带着白天太阳晒过的味道。
他摸出口袋里的那份协议复印件,轻轻抖了抖。风有点凉,吹得纸页哗啦作响。
不远处,一辆货车正缓缓驶入厂区,车轮碾过积水的声音清脆又踏实。
刘好仃望着那辆货车,心里突然冒出一句话:
“有时候,改变不是轰轰烈烈的大动作,而是你愿意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多坚持一步。”
他转身往办公室走去,脚步坚定。
打印机还在嗡嗡作响,像是还没说完什么。
——
货车司机跳下车,拍了拍车门:“刘师傅,货到了!”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深圳玻璃厂打工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