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想千万遍,白天磨豆腐。
别管什么兴不兴汉,先赚钱交房租地租再说。
还是许怀风起的最早,然后是徐峰,两人的前后脚的出门。
熊初墨的到来,徐峰先是赶去菜市场重新买些鸡鸭肠猪肝的这些东西。
这内脏腥味重,能引龙虾螃蟹石斑鱼进鱼笼,搞点好货犒劳一下无条件借钱给自己的妹子。
同一个时间段,潮水比前两天都高了半米多。
把鱼笼拉起来收掉里面的鱼获,得撩起裤腿或者脱了裤子才能把鱼笼重新安放回海里。
“两条斤级黑鲷,窝料成本回来了。潮水在中午两点,还能过来钓两三个小时的鱼。”
春天的中午虽然出太阳有点热,但这早上的五六点钟,海水和气温都还是冷的一批。
提着网兜水桶,嘴里叼着烟继续收鱼笼。
“收获还不错,这竟然有两条海红斑,得赶紧放钓箱里面活养着。”
收第七个鱼笼,里面出现两条一斤多的石斑鱼,号称鱼王的海红斑。
“发小财了呀。
知道这是啥鱼吗?”徐峰把鱼放到钓箱里面就拍照发给熊初墨。
不过等了一会对方也没回复,估计睡觉都没有睡醒。
“大的一斤半,小的也有一斤三,不知道能不能卖五六百块钱一斤。”
看着钓箱里浑身泛红色,身体还有金黄色斑点,品相一流的好看。
在市场那边碰到过有档口卖这种鲜活的野生红斑,当时卖的就是650一斤。
解锁一条特别贵的鱼获,徐峰去收其他鱼笼的脚步都轻快很多,天气也不觉得冷了,每个鱼笼都老实仔细的放好。
即使整条裤子都被海水弄的湿透,那心里也是火热的。
红斑放钓箱里用水加增氧机活养着,其他的鲷鱼直接放网桶里,一共就半桶鱼获,能有个七八斤。
这七八斤鲷鱼都没有半斤海红斑值钱。
赶回民宿洗个热水澡换掉湿衣服就赶去走鬼一条街摆摊。
“来来来,极品野生海红斑。
来了喂。”
吆喝声响起,路过的居民就凑过来吃瓜,特别是一些游客,他们最喜欢猎奇。
“什么海红斑呀,多少钱一斤。”
“香港四大鱼王之首,比老鼠斑还贵,肉质我没吃过。
650一斤。
有钱的大佬可以帮忙尝尝,下次告诉我口感。”徐峰吆喝着喊声简单介绍一番。
“650一斤?这一条鱼就七八百块了?”有个大妈挤进来看看鱼,还想伸手进去掏抓起来。
徐峰连忙伸手隔了一下。
“懂的自然懂,不懂的吃了也就那样。
别搞,掏死了不好说。”徐峰见这大妈好像有毒一样,非得想抓钓箱里的红斑起来,伸手挡住不让她继续抓。
大妈被挡,还想继续纠缠:“你不让我看看我怎么知道它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
“我只卖给识货的老饕。
你看不懂就别买。
别吃了一半回来跟我说这是养殖的。”
这话说的就很明显了,大妈见捞不到鱼也就幸幸的站起来:“谁知道你这是不是养殖的。”
“不想跟你说那些,有元人自然懂。
野生海红斑喂,懂行的来看看。”
这海红斑活的,在一个海鲜市场里面都算是比较少见的一种。
特别是野生货,有五六斤的野货,卖个一千三一斤都不是什么问题。
一条鱼七八千、上万块钱。
不过有钱人还是挺多的,等了一分钟多钟就有一对年轻夫妻挤进来:“老板,把鱼捧起来我看看鱼肚的颜色。”
这话就说的徐峰心里就很高兴了。
先前那大妈一句话不说就伸手进去抓鱼,这特么的抓不稳跳到地上再挣扎几下,鱼就去了半条命。
价格直接骨折跳水。
“野生货,近海放鱼笼抓到的。”
徐峰说着蹲下来把最大的那条海红斑捧起来展示给夫妻两人看。
“嗯!可以!两条都要了。
拿多两个袋子,里面装些水,我想活着带回去。”
围观群众就这么看着徐峰轻手安稳的把鱼过秤装袋加水,支付收款的声音响起。
“卧槽,两条鱼卖了1860块。
这特么的够我半个月工资了。
这吃了能长寿不成。”
年轻的夫妻拎着鱼走了,路人都还扭头过去看看那背影。
“鲷鱼来喂,鲷鱼啊,30一斤。”
最值钱的海红斑卖掉,后面的鲷鱼便宜五块钱就快速处理掉。
加起来入账2170块钱。
“还不错,可以再弄多几个鱼笼,窝料再打多点,争取把外海的鱼货引进来。”
这种下鱼笼抓鱼的做法让徐峰慢慢的上瘾起来。
它不像钓鱼那样需要拿着鱼竿一直守,有空余的时间可以做其他事情。
这下子也算是明白很多渔民为啥都是用鱼网而不是用鱼竿了。
鱼获卖完,手里有点钱,就去渔村里买了一只土鸡回来。
“农庄那边也可以放养一些土鸡的,不用太多,三十只就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