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鼎不知道姬木兰会开出怎样的新加码,但她的心已经控制不住地狂跳了起来。
她坐得很直,像一个听话的学生,木兰有瞬间的恍惚。——对学生,有时候她会心软,特别是求知若渴、满脸崇拜的那种。
“永兴实业那块地皮,你哥很焦头烂额吧?”
这就完全说中姚鼎的心了,她的眼睛里有烟花绽放的惊喜:“你的意思是……有办法让我解决这个问题?”
她说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让她解决这个问题。
那木兰就懂了。
她想,姬木兰对姚鼎的判断很正确。她们早就应该合作,只是之前没有机会,现在这个便宜被木兰捡到了。
“当然。”木兰表情肯定,“但需要不少钱。”
言下之意,她可以提供办法,但如果姚鼎钱不够,也没辙。
和姚丰身后的整个姚家相比,姚鼎虽然比汝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有钱,但也不能百分百保证她能参与项目。因为木兰需要的,恰好就是那最富的百分之零点一。
否则她不会来找姚鼎。
可姚鼎说:“那我想先听听姐姐的计划。”
她一口一个“姐姐”的,嘴巴真的很甜,但说出来的话,已经颇具老板的威严。
而且她保留了自己的底牌,要木兰先亮出来。
木兰却从这句话里读出了另一重意思:姚鼎没提钱,难道是不缺?
看来和她猜的差不多。
姚家陷在这个项目里有些日子里,相比谁解决这个问题,她爹更希望有人解决。
“永兴实业和靳家都来找过我,报价很低。”
这事姚鼎知道。
如果损失已经不可避免,那找到人接盘,自己及时抽身止损,就是最安心的选择。
更好的办法则是找到一个人强有力地把整个项目拉起来,使整个项目转危为安。只不过和前者相比,风险更大,也更需要雷霆魄力,以及更正确的……“消息”。
当初靳言就栽在错误的判断了消息上。
姚鼎看着姬木兰,不知道她想做哪一种。
如果是前者,她会有点失望。
因为现在姬木兰在问她要钱,等于这个东西左手倒右手,还在姚家手里,她爹绝对不想要这个结果。
不能说服她爹,就不可能拿到钱。
“但我一直没有答应,因为建设副中心的计划短期之内不可能重新启动。”木兰继续说。
她们的信息来源都差不多。
这也是永兴实业这个项目这么久了还没出手的原因。
大家对这块地皮是垂涎的,但对于出手接盘,都持观望态度。
想要发展,就得激活市场,那手段无外乎向内或者向外。
在农业社会之后,想要“开荒”,显然向外更容易打开口子:发展起来,就会需要人做事,人自然会涌进来,工作之后就是安家生活,内部发展自然被带动起来。
汝城临海,发展思路一向如此。
所以东边是港口,发展最早最快。
永兴实业的这块地皮虽然在东北面,地理位置差一点,但同样临海,所以是有发展潜力的。
可“潜力”是个模糊的概念。
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跟风。即使是在有钱人的圈子里,也是如此。
因为只要能够及时得到消息,就能跟上风口风向。
只要跟得快,还能分上一杯羹。
但如果要自己去劈山开路,虽然事情做成后会带来超过跟风千百倍的利润,但前期要砸进去大量的钱不说,还可能血本无归,甚至直接破产。
做生意虽然要一本万利,也要管控风险,特别是资金不够雄厚的那类。
所以两者相比,哪个更有优势,不言而喻。
现在永兴实业的这块地皮也是如此。
如果副中心计划继续推进,需要拉人投资什么的不难。
但现在副中心计划搁浅,大家都知道永兴实业早晚有一天会撑不住,都在等着地价继续往下跌,像是一群秃鹫围着即将死亡的猎物。
猎物不死,它们就绝不会轻易下手。但它们仍然会等待,因为它们知道,猎物是一定会死的。
只是时间还没到,只是价格也不够满意。
现在出手,猎物显然还没死透。
还要考虑开发的问题。没有一个完善的规划案,买来再便宜的东西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投资依旧是失败的。
这块地皮虽然临海,但最大的问题是偏远,东边的开发又已经非常完善,没有必要再花大精力投入,连地铁、公交都不通。
简直像被人遗忘了。
所以来这里投资,是真的“开荒”。
建住宅,但周围没有大公司入驻,没有充足的工作岗位,谁会搬到这么个鸟不拉屎、交通不便的地方去住?
相比之下,南城虽然发展缓慢,但好歹城市基础建设是有的。
与其开发东北这块,不如在南城那儿再努努力。
嫌城东房价高昂的外地人,也会优先考虑去南边租房,而不会因为永兴实业的期房便宜,就预支未来几十年的收入去支持它们的开发计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