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使用攻下之法后,患者心中感到烦躁郁闷,如果胃中有干结的粪块,还可以再次攻下。若只是腹部稍微胀满,大便开始干硬,后面必定稀软,就不可再攻下。如果确定有干结的粪块,适宜用大承气汤。
【注释】阳明病,攻下之后,患者心中烦躁郁闷:若腹部胀满严重,不大便,小便频数,可知胃中未完全排出的干结粪块又变硬了,这时才可以再次攻下。若只是腹部稍微胀满,就不可攻下。误攻下必然会出现腹部胀满、不能进食、饮水就呃逆等变症。如果确实有干结的粪块,适宜攻下的,就用大承气汤攻下。
【集注】方有执说:“可攻”以上的内容,是针对有放屁现象而言。“懊憹”,有烦躁郁闷、悔恨难受之意。大概是药力不足以战胜病邪,干结的粪块想要排出却不能,所以说“可攻”,意思是应当再服汤药来促使干结粪块排出。“腹微满”以下的内容,是针对没有放屁现象而言。大便开始干硬后面稀软,说明里热较轻,所以说“不可攻之”,意思是应当停止服药,不要再服。
程知说:这是说有干结的粪块就可以用大承气汤攻下。攻下之后心中烦躁郁闷的,是虚烦,应当用栀子豉汤。如果胃中有干结的粪块,就不是虚烦,所以可以攻下。腹部胀满不严重,就没有一定要攻下的依据,有干结的粪块就不会是先干硬后稀软的情况,所以可以攻下。又说:大便干硬与干结的粪块不同。大便干硬,是指大便充实胀满且干硬;干结的粪块,是指胃中宿食,因胃热而结成干燥如丸状的粪便。所以大便干硬,还有用小承气汤的可能;若是干结的粪块,就没有不用芒硝咸寒之药的。
程应旄说:最后一句是对“可攻”一句的重申,以确定治疗方法。
得病两三天,脉象虚弱,没有太阳病和柴胡汤证(少阳病典型表现),出现烦躁、胃脘部坚硬。到了四五天,即便患者能进食,也只能用小承气汤,少量给予,稍微调和胃气,使患者稍微舒适。到第六天,再给一升小承气汤。如果六七天不大便,且小便量少,即便患者不能进食,大便也只是开始干硬,后面必然稀溏,说明大便还没有完全干结,此时贸然攻下,大便必然稀溏。必须等到小便通利,确定大便已经干结,才可以攻下,适宜用大承气汤。
【注释】得病两三天,没有太阳经和少阳经的症状,出现烦躁、胃脘部坚硬,到了四五天,还不大便。如果脉象洪大,属于正阳阳明胃家实证,攻下是没有疑问的。现在脉象虚弱,即便胃气调和能进食,也不可轻易攻下,只能用小承气汤,少量给予,稍微调和胃气,让患者稍微舒适。第二天仍然不大便,接着再用小承气汤促使排便。如果六七天一直不大便而且小便量少,即便不能进食,也说明胃中还没有干燥,大便还没有完全干结,此时如果大力攻下,刚开始可能大便干硬,随后必然稀溏。必须等到小便通利,知道大便已经干结,才可以攻下,适宜用大承气汤。
【集注】方有执说:提到太阳病却不说用什么药,是因为太阳病有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的不同;提到少阳病就说用柴胡汤,是因为少阳病主要用柴胡汤主治。凡是这样行文的,都是相互阐发的意思。因为没有太阳经和少阳经的症状,所以知道这属于阳明病,因为脉象虚弱,所以适宜轻微调和。从“至六日”以下,就是依次叙述可以攻下和不可以攻下的分寸。
程应旄说:能进食是因为邪结在肠间,而胃中火气旺盛。先少量给予小承气汤,调和胃中的火气,让患者稍微舒适后,再将之前的药量增加到一升,以去除肠中的积结。已经用了小承气汤,却又减少剂量,接着给药,是因为脉象虚弱的患者,胃气向来虚弱,而且患病时间又不长。
张璐说:这一段中能进食和不能进食,完全与辨别感受风寒的强弱无关。意思是说能进食,不能因此就认为是胃强而轻易攻下;不能进食,也不能因此就认为胃中有燥屎而轻易攻下。
阳明病,脉象迟缓,虽然出汗,但不恶寒,患者身体必然沉重,呼吸短促,腹部胀满而且气喘。如果有潮热症状,这表明表症将要解除,可以攻下里实。如果手足不断出汗,这说明大便已经干结,用大承气汤主治。如果出汗多,轻微发热而且恶寒,这表明表症还没有解除。如果没有潮热,就不可以用承气汤。如果腹部胀满严重,大便不通,可以用小承气汤,轻微调和胃气,不要让患者大量泄泻。
【注释】阳明病脉象迟缓,虽然出汗,但不恶寒,表证将要解除然而脉象不坚实,此时还不可以攻下。如果患者身体沉重,这是热邪困于身体;呼吸短促而且气喘,是热邪壅滞于上;腹部胀满、有潮热,是热邪聚集在中焦;手足不断出汗,大便已经干结,是热邪结聚于下焦。这样才表明外邪已经解除,里实已经形成,才可以攻下,用大承气汤主治即可。如果出汗,轻微发热而且恶寒,那么表证还没有解除;没有潮热,说明里实还没有形成,不可以用承气汤。即便有里急、腹部胀满严重、大便不通等症状,也只适宜用小承气汤,轻微调和胃气,不要让患者大量泄泻,这是因为脉象迟缓的缘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