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对应的肾脉,它的形态是什么样的?老师回答说:肾属水,称为少阴,其脉象是沉滑,这就是肾脉。肾脏有病,如果能见到沉滑且濡软的脉象,就容易痊愈。
【按语】东南西方都有相关经文阐述,唯独缺少北方的内容,依照经文的规律补充此段。
【注释】北方属水,主冬季时令,对应寒冷,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体对应肾,所以说:肾属水,称为足少阴经,其脉象应当沉。如果脉象沉滑且濡软,这种沉中带有胃气,就是肾脏的正常脉象,即便肾脏有病,自然也容易痊愈。如果脉象沉滑但缺少濡软和缓之象,这就是沉象多而胃气少,是肾脏生病的脉象。如果脉象只有沉象而无滑润濡软之象,这就是只有沉象而无胃气,是肾脏的死脉。
有人问:“翕奄沉(脉搏起始时,有短暂聚合、有力的表现,随即脉象归于深沉),名曰滑”,这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回答说:沉脉属纯阴,翕脉属正阳,阴阳相互和合,所以使脉象呈现滑象,关脉与尺脉自然平和。阳明经的脉象如果微沉,饮食还能基本正常。少阴经的脉象如果微滑,这里所说的“滑”,是与“紧”相对而言,浮取表现为滑,这种情况属于阴实(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患者必定会出现大腿内侧出汗,阴部潮湿的症状。
【按语】“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这两句,与上下文的含义不连贯,应当是错简。
【注释】这是冬季的正常脉象。如果阳明经的关脉微沉而不滑,这是失去正阳,表明胃气不和,所以患者饮食仅能维持一般状态。如果少阴经的尺脉微滑而不濡软,这是失去纯阴,表明肾气不和,所以患者会出汗,阴部潮湿。
有人问:脉象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这都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回答说: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叫做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叫做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叫做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叫做顺。
【注释】这是通过人的五种脉象,来诊察人体五脏不平衡状况的方法。人体的五脏,效法自然界的五行,即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这是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五行相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五行相克。五行相生则生机旺盛,五行相克则生机受损。人体的脏气也是如此,所以脉象会有相乘,以及纵、横、逆、顺的不同情况。水乘火,金乘木,是乘其所胜,属于相克,叫做纵。火乘水,木乘金,是乘其所不胜,属于反侮,叫做横。水乘金,火乘木,是子乘其母,属于颠倒施为,叫做逆。金乘水,木乘火,是母乘其子,属于相生,叫做顺。五脏的脉象,肝脉弦,心脉洪,脾脉缓,肺脉浮,肾脉沉,五脏各自呈现本脏的脉象,身体自然无病。如果出现其他脉象,就依照此理推断,纵的情况病情严重,横的情况病情稍轻,逆的情况表明正气虚弱,顺的情况表明邪气盛实。
【集注】方有执说:“乘”,如同乘坐舟车的“乘”。“纵”,是直的意思。“横”,与“纵”相对。“顺”,是顺从的意思。“逆”,与“顺”相反。
程知说:不是在相应的时令出现的脉象,就属于相乘。纵横的情况对人体危害最重,顺逆的情况危害相对较小。
有人问:如何知道是乘腑?如何知道是乘脏呢?老师回答说:各种阳脉表现为浮数的,就是乘腑;各种阴脉表现为迟涩的,就是乘脏。
【注释】上一条阐述了五脏相乘时,纵横顺逆的脉象情况,这一条阐述阴阳相乘时,各从其类的诊断方法。腑属阳,浮数之脉也属阳。脏属阴,迟涩之脉也属阴。阳乘阳,阴乘阴,各从其类而相乘。至于阴邪乘阳,阳邪乘阴;腑邪乘脏,脏邪乘腑等情况,各自结合脉象与症状,相互参照,就可以类推了。
【集注】方有执说:浮数之脉属阳,在阳部见到阳脉,所以知道是乘腑。迟涩之脉属阴,在阴部见到阴脉,所以知道是乘脏。
有人问:濡弱的脉象为什么会与十一种情况相关联呢?老师回答说:因为五脏六腑相互乘袭,所以会出现十一种情况。
【注释】这是承接上一条,阐述五脏六腑不平衡且相互乘袭时的脉象。“适”是至的意思,“头”是数目的意思,凡人如果见到濡弱的脉象且存在相乘的情况,这是因为自身虚弱而被其他脏腑乘袭所致。越人只说:一脉往往会有十种变化,为什么这里会达到十一种情况呢?越人遗漏了包络和三焦,所以是十种,如今五脏六腑相互乘袭,所以是十一种。然而阴乘阳,阳乘阴,腑乘脏,脏乘腑,相互交错综合起来看,又岂止十一种变化呢。
【集注】程知说:这是总体揭示脉象的关键要点,意思是脉象呈现濡弱,就能够调和五脏六腑。经典说:呼吸,是脉象的头绪。濡弱之脉,柔软和缓且滑利,《内经》称之为有胃气。五脏六腑的邪气,相互之间不能不有所乘袭,比如金邪乘木,木邪乘火之类,只是在各种相乘的情况中,如果带有柔软和缓且滑利的脉象特征,就比较容易痊愈,所以濡弱的脉象能够调和十一种脏腑的脉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