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丸
主治脾肾两虚,在半夜之后出现泄泻,不想进食,食物难以消化等症状。
药物组成:肉豆蔻(二两)、补骨脂(四两,炒制)、五味子(二两)、吴茱萸(二两,炮制)。
将以上药物研成粉末。准备红枣四十九枚、生姜四两切成片,加水一起煮,待枣子煮熟后去掉生姜,取出枣肉捣烂,与药末混合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空腹时用盐汤送服。
二神丸
去掉吴茱萸,五味子。
五味子散
去掉肉豆蔻、补骨脂。
【集注】柯琴说:泄泻痢疾属于腹部疾病,而腹部是三阴经汇聚之处,任何一脏不协调,都能引发泄泻痢疾。所以对于三阴经病症导致的泄泻,仲景分别立方主治:太阴经有 理中汤、四逆汤;厥阴经有乌梅丸、白头翁汤,少阴经有桃花汤、真武汤、猪苓汤、猪肤汤、四逆汤(散)、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等方剂,可以说详尽地考虑到了病情,各种治法也都具备了。然而这些只是针对单一脏腑立法,若是三个脏腑相互关联,病症长久不愈,比如半夜之后泄泻这一病症,还没有涉及到。从鸡鸣到平旦,属于一天中的阴气阶段,但也是阴中之阳。由于阳气应当到来却未到来,虚邪便得以留存而不能离去,所以在黎明时发生泄泻。其病因有四种:一是脾虚不能克制水湿,二是肾虚不能运化水湿,所以二神丸以补骨脂的辛燥为君药,通过补肾来运化水湿,以肉豆蔻的辛温为佐药,通过补脾来克制水湿,用姜、枣制成药丸,又是利用其辛甘之性来生发各种阳气;一是命门火衰不能生养脾土,一是少阳气虚无法促进万物生发,所以五味子散,以五味子的酸温为君药,来收敛坎宫耗散的火气,使少火能够生气以培补脾土,以吴茱萸的辛温为佐药,顺应肝木想要发散的趋势,为水气开辟滋生的道路,以顺应春季生发之气。这四种病因,虽然各不相同,但表现出的症状却一样,都是水湿亢盛造成危害。二神丸是起制约作用的方剂,五味子散是促进化生的方剂。这两个方剂的理论不同但作用相同,所以既可以相互配合使用来增强疗效,也可以合并使用来取得更好的功效。合并成为四神丸就是既制约又促进化生的方剂,有了制约就能促进化生,长久的泄泻自然就会痊愈。称之为“四神”,比起理中丸、八味地黄丸,疗效是不是更快一些呢!
【按语】命门没有火气,就不能起到为中焦脾胃腐熟水谷的作用;肾气不稳固,又有谁来行使封闭固藏的职能呢。所以肝气刚刚萌发,即使不疏泄也会发生疏泄过度的情况。虽然这看似是肝木之邪侵犯脾土,实际上也是肾对脾的克制。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脾肾双补,固涩止泻并平抑肝木。所以用补骨脂温补肾气,肉豆蔻补养脾气。五味子收敛固涩,吴茱萸泻肝。肾脏温暖则气得以蒸腾,肝脏平和则脾气旺盛,脾的关门功能正常,水谷就能腐熟消化了。
续命汤
主治中风后出现偏瘫,患者表现为身体无法自行控制活动,嘴巴不能言语,神志昏蒙不知疼痛部位,有的还肢体拘挛难以转身侧卧。
药物组成:麻黄、桂枝、石膏、干姜、杏仁(四十枚)、川芎、当归、人参、甘草(各三两)。
以上九味药,用水一斗煎熬,煮取四升药汁,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应当会微微出汗。用薄被轻覆背部,靠着小桌而坐,出汗后病症自然痊愈。若不出汗则再次服药。服药期间饮食无需禁忌,但不可吹风。该方还可治疗脉象沉伏、无法安卧、咳嗽气逆上冲、面目浮肿等症状。
【集注】赵良说:痱病,是由于营卫气血不能滋养身体内外,所以身体不能正常活动,关节屈伸不利,精神失常。然而此病症有虚症与实症之分。虚证多由饮食、房事不节以及七情内伤引发,就像《内经》所说的“内夺而厥,则为喑痱”这类情况。实症则是外感风寒暑湿之邪导致。虚证不能以实证的治法来治疗,否则会进一步耗散气血。如今这个方剂明确表明治疗中风痱,此属营卫受实邪所致,所以命名为续命汤。续命汤是麻黄汤的变方,加入干姜用以驱散血分所受的寒邪,石膏用以解除肌表所受的风邪,当归能调和血脉,人参可补益元气,川芎可行血散风。它能同时治疗咳嗽气逆上冲、面部浮肿,也是因为这些症状同样由风寒引起。
三生饮
主治突然中风,昏迷不省人事,口眼向一侧歪斜,半身不能活动,以及痰厥、气厥等病症。
药物组成为南星(一两,生用)、川乌(五钱,去掉外皮,生用)、附子(五钱,去掉外皮,生用)、木香(二钱) 。
以上药物,每次服用五钱,加生姜水煎煮;还需加入人参一两。
【集注】柯琴说:风为阳邪,如果风中没有夹杂寒邪,不太容易伤人,只有风中夹带着寒邪,危害才会变得严重。寒邪较轻且在肌表的,适宜通过发汗来驱逐邪气;寒邪较重且侵入体内的,若不温中补虚,终究无法救治。这里选用南星、川乌、附子这三味大辛大热的药物,并且不经过炮制,再佐以木香,借助它们至刚至锐的药力来运用,并非专门用来治疗风邪,同时也是为了治疗寒邪。然而邪气之所以能够侵犯人体,必定是人体正气虚弱,如果只知道贸然地攻逐邪气,要是正气虚弱难以支撑,难道不会出现邪气反攻的祸患吗?所以必须用人参一两左右,来驾驭邪气,这是薛己的真知灼见,能够让治疗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收到万无一失的效果。如果是医术平庸之人,必定会认为人参会留住邪气而不敢使用,这就是《内经》中岐伯反复叮嘱的,要谨慎详熟阴阳之理,不要与众人一般见识。看这个方剂每次服用五钱,必须服用四次邪气才会排出;现在那些胆小怕事的医生,使用乌头、附子时,一定会将其炮制成熟后才敢用,还会用黄芩、黄连来监制,这样怎么能够挽救如此危急的病症呢?古人与今人医术上的差距,确实如此啊。本方去掉川乌、附子,就是星香散,治疗痰厥、气厥就足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