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
治疗厥阴病出现消渴,感觉气向上冲撞心胸,心中疼痛且发热,虽饥饿却不想进食,进食就会吐出蛔虫。还可主治长期的痢疾。
药物组成: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 蜀椒(四两,去掉水汽) 桂枝(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以上十味药,分别捣碎、筛过后,合在一起进行调制。用醋浸泡乌梅一整晚,去核后放在五升米下面蒸,米饭蒸熟后,将乌梅捣成泥状,与其他药物搅拌均匀,放入臼中,加入蜂蜜后杵捣二千下,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饭前用汤饮送服十丸,一日三次,逐渐增加到二十丸,禁食生冷、滑腻、气味腐臭的食物等。
【注释】柯琴说:在六阴经中,只有厥阴经的病症最难治疗。厥阴经本气为阴,标气为热,其本体属木,其功用为火,治疗时必须制伏其主要病因,先去除致病的根源,或收敛,或发散,或逆治,或从治,根据有利的原则进行施治,调和人体中气使其平和,这就是治疗厥阴病的方法。厥阴处于两阴交尽的位置,又称为阴之绝阳,按常理应该没有热象。只是它符合晦朔交替的道理,阴气将尽之时正是阳气初生之际,所以厥阴病出现热象,是因为少阳的缘故。火气过旺就会导致肾水亏虚,所以出现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痛发热;气有余就会化为火。肝木过盛就会克制脾土,所以虽饥饿却不想进食。蛔虫是由风邪所化,饥饿时胃中空虚,蛔虫闻到食物的气味就会钻出,所以会吐蛔。仲景组方,一般都以甘、辛、苦味的药物为君药,不用酸味收敛之品,但在此方中使用,是因为厥阴经主肝脏。《洪范》说:“木曰曲直作酸。”《内经》说:“木生酸,酸入肝。”以大量的乌梅之酸作为君药,就是为了制伏其主要病因。配伍黄连,以泻心火从而消除疼痛,佐以黄柏,滋养肾水来解除消渴。这是先去除致病的根源。黄连、黄柏,治疗厥阴经的阳邪是足够的,但不足以治疗阴邪。蜀椒、附子、细辛、干姜等大辛大热之品一同使用,不但能治疗厥阴经的阴邪,而且肝主疏泄,喜条达,用辛味药物可以疏散肝气。又加入桂枝、当归,因为肝藏血,这是为了使其归属于肝。方中药物寒热并用,气味可能不协调,所以佐以人参,调和人体中气。用醋浸泡乌梅,这是同气相求,放在米下蒸制,借助谷物之气。加入蜂蜜制成药丸,开始少量服用并逐渐增加剂量,缓缓用药就能治疗疾病的根本。蛔虫属于昆虫,生冷食物与湿热之气相互助长蛔虫滋生,所以用药也需寒热并用,而且出现胸中烦闷并吐蛔的症状,那么黄连、黄柏就是采用寒因热用的方法。蛔虫遇到酸味就会安静,遇到辛味就会潜伏,遇到苦味就会下行,此药确实是治疗蛔虫病的良方。长期的痢疾表明正气虚弱,调理其寒热,用酸味药物收敛,下痢自然会停止。
赤石脂禹余粮汤
治疗长期泄泻不止,大肠功能极度虚弱,出现虚脱症状,服用理中丸后泄泻反而加重的情况。
药物组成:赤石脂(一斤,捣碎) 禹余粮(一斤,捣碎)
以上两味药,加入六升水,煎煮至剩下二升,滤去药渣,分三次温服。
【注释】柯琴说:甘草、干姜、人参、白术可以补益中焦脾胃元气的虚弱,但却不能固摄下焦滑脱不禁的脂膏样大便。这种泄泻病在下焦,所以不能依靠理中丸之类的药剂来取得疗效。然而大肠不能固摄,根本原因仍在于胃,肛门不能闭合,根本原因仍在于脾。赤石脂和禹余粮这两种矿石类药物,都是土的精气所凝结而成,能充实胃气且涩肠止泻,之所以急忙采用此药治疗下焦的标证,实际上是为了培补中焦脾胃这个根本。要知道这种病症是土气虚弱但火气不虚,所以不适合用干姜、附子等温热药物。如果湿邪较重但正气虚弱不严重,且泄泻仍然不止的,那么又应当采用利小便的方法。
白头翁汤
治疗厥阴经热邪所致的痢疾,表现为肛门坠胀、里急后重,脉象沉弦,口渴想要饮水的病症。
药物组成:白头翁(三两) 黄连(三两) 黄柏(三两) 秦皮(三两)
以上四味药,加入七升水,煮取三升,滤去药渣,每次温服一升。如果没有痊愈,再服一升。
【注释】三阴经都有泄泻的病症,自行泄泻但不口渴的,属于太阴经病症;自行泄泻且口渴的,属于少阴经病症。只有厥阴经的泄泻,属于寒证的,会出现四肢厥冷且不口渴,泄泻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属于热证的,则会出现消渴、肛门坠胀、里急后重,泄泻物带有脓血。这种热邪导致的痢疾、肛门坠胀,是火热内郁、湿气熏蒸,秽浊之气逼迫直肠肛门,感觉沉重阻滞难以排出,这就是《内经》所说的“暴注下迫”的情况。以白头翁为君药,其性寒且有苦辛之味;以秦皮为臣药,性寒且具苦涩之性。寒性药物能够清热,苦味药物可以燥湿,辛味药物能疏散火邪的郁滞,涩味药物能固涩以缓解里急后重的泄泻。佐以黄连,清上焦的火热,那么口渴就可以止住。使以黄柏,泻下焦的热邪,那么痢疾自然就能消除。治疗厥阴经热邪导致的痢疾有两种方法,初期痢疾用这个方子,用苦味药物燥湿,用辛味药物散邪,用涩味药物固涩,这就是以寒治热的方法;长期痢疾则用乌梅丸,用酸味药物收敛火气,佐以苦寒药物,再夹杂温补药物,这就是所谓的或逆治或从治,根据具体病情来施治,调理人体气机使其平和。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