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感
第一天若患太阳与少阴经同时受邪的病症,会出现头痛、口干、口渴且烦躁的症状。第二天若是阳明与太阴经同时发病,会有腹部胀满、不想吃东西、身体发热、胡言乱语的表现。第三天要是少阳与厥阴经同时患病,会出现耳聋、阴囊收缩、四肢厥冷,喝不进水,神志昏迷、头目昏蒙的状况,到第六日正气耗尽,生命就难以保全了。
【注释】所谓两感,就是脏腑表里同时患病。第一天,头痛,这是太阳经病症;口干、烦躁、口渴,这是少阴经病症。第二天,身体发热、胡言乱语,这是阳明经病症;腹部胀满、不想吃东西,这是太阴经病症。第三天,耳聋,这是少阳经病症;阴囊收缩且四肢厥冷,这是厥阴经病症。循着经络依次传变的邪气,其引发疾病的过程较为缓慢,而两感的邪气致病过程非常迅速。这是因为阳邪极为酷烈,人体正气无法抵御,所以三天之后就水米不进,六腑之气即将衰竭,人昏迷不醒,五脏的神气已经衰败,之所以还没有立即死亡,全靠胃气还没有完全耗尽,所以又过三天,胃气耗尽人才死亡。张洁古创制大羌活汤,用羌活、独活、黄芩、黄连之类药物,辛甘之药来发散太阳经表邪,苦寒之药来清解少阴经里热,对于那些表里症状不是很急的情况,确实是合适的方法。但若是第一天就头痛、口干、烦躁、口渴;第二天就身体发热、胡言乱语、腹部胀满、不想吃东西;第三天就耳聋、阴囊收缩且四肢厥冷、水米不进、昏迷不醒,病情传变如此迅速,恐怕使用大羌活汤这种药性平缓的方剂,反而会错失治疗时机,应当遵循张仲景所说的治疗有先后顺序的理论,审视表里哪个病症更为急迫,根据具体症状来治疗,或许患者还有存活的可能。所以对于这种病症,在刚开始发病,第一天表里都有热象时,依照少阴病患病二三日,出现口燥咽干的治法,使用大承气汤这样的重剂来泻除阳邪的酷烈之势;表里都有寒象时,依照少阴病刚开始得病,反而发热、脉象沉的治法,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来解除阴邪的危急。第二天,表里都实证时,依照阳明病出现胡言乱语、有潮热、腹部胀满有时减轻,但减轻的程度不明显的治法,使用大承气汤攻下;表里都虚时,依照三阳合病,出现腹部胀满、身体沉重、面部垢腻、胡言乱语的治法,使用大剂量的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第三天,表里有热时,依照厥冷严重热邪也深重的治法,使用大承气汤攻下;表里有寒时,依照脉象微弱似有若无、手足厥冷的治法,使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通。治疗如果迟缓就来不及了,在这些治疗方法中,有不少患者得以存活,后世的学者要留意这些内容。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