袪风至宝汤
袪风至宝中风热,浮数面赤热而烦,通圣加蝎天麻细,白附羌独连柏蚕。
【注释】“中风热”指的是,不论风邪侵犯经络还是腑脏,是风邪侵袭人体且有热象的情况。“浮数”,指的是寸口六部脉象呈现浮象且搏动快速。“热而烦”指身体发热且内心烦躁。“通圣”指的是防风通圣散,在此方基础上加入全蝎、天麻、细辛、白附子、羌活、独活、黄柏、黄连、僵蚕。防风通圣散的详细内容,在伤寒相关篇章中有记载。
青州白丸子
青州白丸中风痰,喎斜瘫痪涌痰涎,小儿惊痰为妙药,白附乌星半夏丸。
【注释】“中风痰”指的是,不管风邪侵袭经络还是脏腑,都是风邪侵犯人体肌表,且患者体内有痰饮的情况。“涌痰涎”说的是患者痰涎大量涌出、极为旺盛。这个方剂由生白附子、生川乌、生南星、生半夏,经过特定炮制方法制成药丸。
羌活愈风汤
羌活愈风治外中,手足无力语出难,肌肉微掣不仁用,大秦艽汤参再添,官桂黄芪杜防己,知枳柴荷蔓菊前,苍麻半朴杞地骨,调理诸风症可安。
【注释】“治外中”指的是风邪从外部侵袭人体所引发的病症。这类病症发作之前,必定会有一些先兆表现,像手足乏力、言语不畅,时常出现肌肉轻微跳动、牵扯,大拇指与食指麻木且不能正常活动,这些都是风邪从外部侵袭人体的先兆症状,适宜使用这个汤方。“大秦艽汤参再添”意思是在大秦艽汤的基础上,再添加人参、官桂、黄芪、杜仲、防己、知母、枳壳、柴胡、薄荷、蔓荆子、菊花、前胡、苍术、麻黄、半夏、厚朴、枸杞、地骨皮。“调理诸风症可安”是说,凡是中风患者,体内病邪即将消除,外部风邪也逐渐散尽时,再服用此药进行调理,能够疏导各条经络。长期服用,那么严重的风邪都会祛除,人体清浊之气自然分开,营卫之气也能恢复正常运行。
清热化痰汤
清热化痰治内发,神短忽忽语失常,头眩脚软六君麦,芩连菖枳竹星香。
【注释】“治内发”指的是由体内痰火引发的病症。这类病症来临前,一定会有先兆。像精神短少、神情恍惚,言语出现失常,上部气血壅盛、下部虚弱,头晕目眩、脚部发软等,这些都是痰火在体内发作的先兆表现。适宜使用这个汤方。该汤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橘红、半夏、麦冬、黄芩、黄连、石菖蒲、枳实、竹茹、南星、木香组成。
地黄饮子
四肢不收无痛痱,偏枯身偏不用疼,其言不变志不乱,邪在分腠五物能。甚不能言为瘖痱,夺厥入脏病多凶,地黄桂附蓉巴远,萸斛冬味薄菖苓。
【注释】“风痱、偏枯、瘖痱这三种病症,都属于外风侵袭人体所导致的疾病,但在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深浅上存在区别。风痱,表现为四肢不能随意运动,然而身体并无疼痛之处。偏枯,即半身不遂,且身体伴有疼痛部位,患者言语正常、神志清晰,这表明邪气轻微、病位较浅,病在肌肉腠理与营卫之间,黄芪五物汤能够补益营卫并且疏散风邪,所以适用于此证。病情严重时,患者不能言语,神志错乱、昏迷,这就是瘖痱,乃是由于肾虚导致精气内夺,少阴经气不能畅达而致厥逆,此时邪气已经侵入脏腑,因此说这种病症大多凶险。地黄饮子是治疗肾虚精气内夺的方剂,该方由熟地、肉桂、附子、肉苁蓉、巴戟天、远志、山茱萸、石斛、麦冬、五味子、薄荷、石菖蒲、茯苓组成。”
涤痰汤
涤痰内发迷心窍,舌强难言参蒲星,温胆热盛芩连入,神昏便闭滚痰攻。
【注释】“内发”指的是体内痰火内生,蒙蔽人心窍,使得人出现精神恍惚,舌头僵硬难以言语的症状。涤痰汤,是由人参、菖蒲、南星与温胆汤组合而成。温胆汤由橘红、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实构成。若热邪强盛,可添加黄芩、黄连;若出现大便与小便都不通畅的情况,使用礞石滚痰丸攻下痰火即可。
类中风总括
类中风的症状与真正的中风病症相似。尸厥涵盖了中虚、中气、中食、中寒、中火、中湿、中暑、中恶等多种情况,这些病症都会突然昏厥。它们与真中风的辨别要点在于是否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症状。
【注释】类中风这类病症都叫尸厥,意思是身体看似厥冷但气息并未断绝,所以口鼻好似没气,形态类似死尸,然而脉象却依然跳动。中虚、中气、中食、中寒、中火、中湿、中暑、中恶等症,虽然会突然昏倒、人事不知,类似真正的中风病,但没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症状,由此便可分辨。
独参汤 参附汤 星香汤 三物备急丹 夺命散
尸厥无气而脉动,或脉微细有无间。缘于病后气血竭,人参参附星香痰,气闭腹满二便闭,或腹急痛备急丹,服后转鸣吐下验,喉间痰结夺命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