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尼室寡经闭
对于道姑、尼姑、未婚女子及年轻丧夫的寡妇,其病症治法不同于普通妇女。若诊脉见弦脉且超出寸口部位,可知是情志不遂引发疾病。调理妇女各类月经病症时,若不先明白此病因,就难以明晰因情志导致的复杂难辨症状。治疗此类病症,应当调和肝脾、疏解郁结、清泻心火,再根据具体症状进行施治,自然能够取得疗效。
【注释】“师”指道姑,“尼”指尼姑,“室”指尚未出嫁的女子,“寡”指年轻就失去丈夫的妇人。“异乎治”意思是,对这些人的病症治疗,与普通妇女的治疗方法不一样。如果为她们诊脉时,发现脉象呈现弦脉,且脉象超出寸口的范围,由此就能判断是因为心里所想不能实现,由情志问题导致生病。凡是想要调理妇女所有与月经相关的病症,如果不先了解这一病因,就没办法弄清楚因情志问题而出现的复杂多样、难以描述的病症表现。治疗这类病症,应当采用调和肝脏与脾脏、疏解郁滞之气、清泻心火的方法,然后依据具体的症状进行治疗,这样自然能够获得治疗效果。
血滞经闭症治
三和汤
寒气侵入胞宫,血液留滞不行形成石瘕。若表证居多,适宜用吴茱萸汤温通发散;若里证居多,适宜用琥珀散攻逐。胞脉闭塞,向上压迫肺脏,心气不能向下畅通,所以月经不来,适宜用三和汤清热,三和汤即四物汤与凉膈散合用,药物组成有朴硝、大黄、连翘、薄荷、甘草、栀子、黄芩。
【注释】当寒邪侵入女性胞宫,使得血液停滞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形成石瘕病症。要是同时伴有较多表证,比如怕冷、发热、头痛等,此时选用吴茱萸汤进行温通散寒、发散表邪是比较合适的。要是里证表现更为突出,像腹部疼痛剧烈、肿块明显等,那么使用琥珀散来攻逐体内的瘀血凝滞就较为适宜。当胞脉出现闭塞情况,气会上行压迫肺脏,致使心气无法顺利向下流通,最终导致月经不能按时来潮。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三和汤来清热通利是较为恰当的。三和汤是由四物汤与凉膈散组合而成,其具体药物包含朴硝、大黄、连翘、薄荷、甘草、栀子、黄芩。倘若患者存在大便不实的情况,也就是大便稀溏不成形,那么就需要去掉方剂中的朴硝与大黄,以免加重腹泻。这里提到的吴茱萸汤、琥珀散、四物汤,它们的具体方剂组成在前面讲述调经相关内容的部分都已经有介绍。
血枯血亏经闭症治
六味地黄汤
胃热灼烁血液导致月经问题,可用玉烛散;失血或血枯导致月经问题,宜用养荣汤。房劳损伤可用地黄汤,其由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熟地组成。哺乳过多致血枯经闭,须用十全大补方。
【注释】《内经》说:“二阳之病发心脾,女子不月”。这里的“二阳”指的是胃。当胃热过盛时,会灼烁体内血液,致使血海干枯,所以月经不来,此时宜用玉烛散清泄胃热,这样经血就能恢复正常运行。如果女子平素就有吐血、鼻出血等失血症状,或者生育次数过多,就会导致血海干枯。另外,房劳过度损伤阴血,哺乳频繁耗伤血液,这些情况都足以导致月经闭止。失血多的,适宜用养荣汤来治疗;房劳过度的,用六味地黄汤来滋养,其组成为山茱萸、山药、白茯苓、丹皮、泽泻、熟地黄;哺乳过多的,用十全大补汤来培补身体。玉烛散、养荣汤、十全大补汤(都在前面调经门中有介绍)。
经闭久嗽成劳症治
劫劳散
月经不来,出现骨蒸潮热、出汗,饮食减少、咳嗽等症状,这就是血风劳。治疗宜用劫劳散,其药物组成有人参、茯苓、白芍、当归、生地、甘草、黄芪、半夏、五味子、阿胶。
【注释】当女性月经闭止较长时间,并且伴有咳嗽症状,同时又出现骨蒸潮热(即自觉有热从骨头里向外透发),还会有盗汗(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自汗(不因劳累、天热等原因而自然出汗)的情况,饮食摄入量也有所减少,这种病症就称为血风劳。针对此病症,适宜使用劫劳散进行治疗。劫劳散的药物配方包含人参、茯苓、白芍、当归、生地、甘草、黄芪、半夏、五味子以及阿胶。
妇人经断复来
芩心丸 益阴煎
女性四十九岁月经停止后又再来,若因血热,可用芩心醋丸,温酒送服。也可用益阴煎,由知母、黄柏、龟板、生地、缩砂、炙甘草组成。若血量过多,热随血去,损伤冲任,致血不固,宜用十全大补汤或八珍汤。若因暴怒忧思损伤肝脾,可斟酌选用逍遥散或归脾汤。
【注释】女性到七七四十九岁之后,天癸枯竭,月经本应停止。若月经停止后又再次来潮,且没有其他病症,这表明体内血分充足,不可用药强行止血。若月经复来是因血热导致,适宜服用芩心丸。该丸剂用二两黄芩心研成的粉末,以醋制成丸,用温酒送服。或者使用益阴煎,其药物组成为知母、黄柏、龟板、生地、缩砂、炙甘草。倘若月经量过多,热邪随着血液流失,从而损伤冲任二脉,导致血液不能稳固而妄行,这种情况适宜用十全大补汤或八珍汤来调理。如果是因为突然发怒而损伤肝脏,使得肝脏不能正常贮藏血液,或者过度忧思损伤脾脏,导致脾脏不能统摄血液,就应当在逍遥散、归脾汤这两个方剂中仔细斟酌选用。十全大补汤、八珍汤、逍遥散、归脾汤(参看前面调经门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