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啼腹内钟鸣症治
黄连煎
孕妇腹内出现如钟声,或者像是婴儿在腹内啼哭的情况,这种病症叫做子啼。古书虽有记载此病症,但并不常见,或许只是偶然出现。古代方剂用空房中老鼠洞穴里的土,与川黄连一同煎汤,名为黄连煎,服用后病症可自行痊愈。
【注释】女性在怀孕期间,若感觉到腹内有类似钟声的响动,又或者好像是胎儿在肚子里啼哭,这种情况在中医里被称作“子啼”。虽然古代医书对这种病症有所记录,然而在现实中并不容易见到,也许只是偶尔会出现。古代的医方会采用空房间里老鼠洞穴中的土,和川黄连一起加水煎煮成汤,这个汤方叫做黄连煎,孕妇服用之后,子啼的病症就会自行好转。
脏燥症治
甘麦大枣汤
脏燥症表现为孕妇无缘无故时常悲伤难过,好像有神灵附身一样,可用大枣汤治疗。方剂由甘草、小麦和大枣组成,出自《金匮要略》,效果显着。
【注释】女性在怀孕期间,毫无缘由地经常陷入悲伤、哀痛情绪之中,仿佛有神灵依附在身上的这种状态,被称作脏燥。针对这种病症,适宜服用源自《金匮要略》的甘麦大枣汤。该方剂由甘草、小麦、大枣这三味药组成,用水煎服后,治疗脏燥的效果十分显着。
鬼胎总括
鬼胎是因女子情思邪念,情感不畅,致使自身气血凝结而生。其腹部逐渐胀大,如同怀有身孕的样子。并非真的是与鬼神交接受孕,而是自身血气凝聚形成的。
【注释】所谓鬼胎,是由于女子内心的想法和期望未能实现,情志受到影响,从而使得自身的气血发生凝结,导致腹部慢慢变大,呈现出如同怀孕一样的形态。古代有种说法,认为真的存在与鬼神交接而受孕的情况,但这种说法似乎缺乏依据。女性所患的石瘕、肠覃这两种病症,也都会出现类似怀孕的症状,它们同样是由气血凝结而形成的,由此便可知,与鬼神交接受孕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合理的。
肠覃石瘕症治
香棱丸
肠覃和石瘕从气血角度区分,寒邪分别客于肠外与子门。这两种病症都类似怀孕之态,辨别关键在于月经是否正常。石瘕用吴萸汤效果最佳,肠覃用香棱丸疗效神奇。香棱丸由丁香、木香、茴香、川楝子、青皮、广荗、三棱组成。
【注释】《黄帝内经》记载:寒邪侵犯停留在肠外,与卫气相互搏结,气血运行不畅,邪气附着,由此产生积聚,进而生出息肉。起初如鸡蛋大小,逐渐增大到如同怀孕时腹部的大小,按压感觉坚硬,推动可移动,月经仍按时来潮,这就是肠覃。石瘕生于子宫之中,寒邪侵犯子门,子门闭塞,气血不通,应下行的恶血无法排出,瘀血留滞,肿物日渐增大,形状如同怀孕,但月经不能按时来潮。二者都发生在女性身上,可采用疏导之法使病邪下行。从经文来看,这两种病症虽都类似怀孕,肠覃是气病而血未病,所以月经正常;石瘕先是气病,而后影响到血,所以月经不来。石瘕适宜用吴萸汤治疗,肠覃适宜用香棱丸治疗。香棱丸由木香、丁香、茴香、川楝子、青皮、广荗、三棱,用醋煮面糊制成丸剂。
(吴茱萸汤的药方在首卷可见。)
胎前母子盛衰
母亲气血强盛而胎儿弱小,孕期易生病;母亲身体衰弱而胎儿强壮,产后母亲易患病。母亲与胎儿状态平和,无一方偏盛偏衰,分娩就会顺利,无需担忧。
【注释】这里说的是观察孕妇与腹中所怀胎儿,存在盛衰的区别。如果孕妇气血强壮旺盛,但胎儿元气虚弱,那么在怀孕过程中必然容易出现多种病症;要是孕妇身体衰弱,然而胎儿元气壮实,那么产后这位母亲必定容易生病。如果母亲与胎儿都处于平和状态,没有一方出现偏盛或偏衰的情况,那么无论是在怀孕阶段还是产后,都能平安健康,可安心无忧。
通常认为,孕期多有气血充足之象,但也应留意存在气血不足的时候;产后多有气血亏虚之症,不过也要仔细审察是否兼夹有余之证。要明白产后常出现亏损的原因,从孕期母亲与胎儿的盛衰情况去探究,就可预先知晓。
【注释】古人说:“胎前无不足,产后无有余。”这说的是一般情况。然而,虽然孕期大多呈现出气血有余的症状,但也应当详细观察,实际上也存在气血不足的阶段;产后虽然多数是气血不足引发的病症,但同样应当仔细审视,往往会挟带一些有余的病症。想要了解产后常常出现亏损病症的缘由,从孕期母亲与胎儿的盛衰状况去探寻,就能够提前知晓。
胎前门汇方
方保生汤
人参 甘草(各二钱半) 白术 香附子 乌药 橘红(各五钱)
将上述药物切碎,每次取三钱。加五片生姜,煎煮后服用。
加味六君汤
人参、白术(用土炒过)、茯苓、陈皮、半夏(各用一钱五分,需经过炮制)、甘草(五分,炙制)、藿香叶、枇杷叶(各一钱,炙制)、缩砂仁、枳壳(各八分,炒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