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的方剂都在首卷。六君子汤、异功散、四物汤的方剂也都在首卷。)
寒热总括
寒热交替往来不断更换,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冷与热无规律出现,类似疟疾的寒热按时发作,高热的同时又怕冷。
【注释】产后出现的寒热症状,名称既然不同,它们对应的症状表现也不一样,应当首先明确加以辨别。比如说“寒热往来”,指的是寒消退后热到来,热消退后寒又到来,如此依次交替更换。“乍寒乍热”,意思是有时寒冷有时发热,寒热发作没有固定的时间。“寒热似疟”,说的是要么先出现寒症然后出现热症,要么先出现热症然后出现寒症,顺序固定不变,到了特定时间才开始发作。“壮热憎寒”,指的是身体已经处于高热状态,却又时不时地怕冷。
寒热往来是因为阴阳阻隔,时热时寒是由于营卫失调,寒热似疟是瘀血与饮食停滞共同导致,壮热憎寒则要从伴有表证来推断病因。
【注释】产后女性气血虚弱受损,阴阳不协调,就会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阴阳相互干扰,营卫不能正常调和,就会出现时而寒冷时而发热的情况;产后败血没有消散,同时饮食积滞在体内,就会出现类似疟疾发作般的寒热症状;产后出汗后又遭遇风邪侵袭,就会出现高热且怕冷的症状。体内有各种病症,自然会在体表显现出来,将这些症状辨别清楚之后,再进行治疗,病症就没有不能痊愈的。
寒热症治
产后寒热往来,若因阴阳阻隔,宜用柴胡四物各半汤;若是营卫不和导致乍寒乍热,可使用由当归、白芍、川芎、人参、甘草、干姜组成的方剂。寒热似疟,若是瘀血兼夹饮食停滞所致,用生化汤加柴胡、山楂、神曲效果良好;若出现憎寒壮热,宜用更生散,其由当归、熟地、川芎、人参、荆穗、干姜组成。
【注释】产后若阴阳不协调,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适宜服用柴胡四物汤。若是营卫不调和,出现时而寒时而热的情况,就使用增损四物汤,这个方剂的药物组成是当归、白芍、川芎、人参、甘草、干姜。若因瘀血停滞同时伴有饮食积滞,出现类似疟疾发作般的寒热症状,用生化汤加上柴胡、山楂、神曲。若产后感受风寒之邪,出现怕冷且高热的症状,适宜用更生散,该方由当归、熟地、川芎、人参、荆芥穗、干姜组成。
(柴胡四物汤的方剂在首卷。)
自汗头汗总括
产后女性因阴血亏虚会使得阳气偏盛,若只是微微自汗,并无大碍。若仅头部出汗,是阴虚导致阳气向上浮越;要是全身都大汗淋漓,则可能出现阳气亡失的情况。
【注释】产后女性由于生产过程中失血过多,就会导致阴虚,阴虚就会使阳气相对偏盛。如果只是微微地自汗,表明营卫处于调和状态,所以即便出汗也没有妨害。如果全身没有出汗,唯独头部出汗,这是阴虚而阳气向上浮越的表现。倘若头部和全身都大汗不止,那么就恐怕有阳气亡失的担忧了。
自汗头汗症治
当归六黄汤 黄芪汤
产后因虚热向上蒸腾导致头部出汗,治疗可用当归六黄汤,药物包括黄芩、黄连、黄柏(均炒黑使用),以及当归、黄芪、生地黄、熟地黄。若是自汗严重,宜用黄芪汤,由牡蛎粉、黄芪、白术、茯苓、甘草、麦冬、熟地黄、防风组成。若大汗不止,阳气外脱,需用大剂量的人参、附子才能回阳救逆。
【注释】产后女性由于失血过多导致阴虚,阳热之气向上蒸腾,出现头部出汗,汗只到颈部为止的情况,适宜使用当归六黄汤,该方由黄连、黄芩、黄柏、当归、黄芪、生地黄、熟地黄组成。其中黄芩、黄连、黄柏这三味药都要炒黑后使用。如果自汗的情况太过严重,适宜用黄芪汤,其药物组成是牡蛎粉、黄芪、白术、茯苓、甘草、麦冬、熟地黄、防风。倘若产后阴血大量脱失,孤阳向外浮越,出现大汗淋漓不止的症状,这种情况下,若不用大剂量的人参、附子,就无法挽回欲脱的阳气。
中风症治
产后中风,关键在于大力滋补。即便伴有火气、风痰等情况,都应放在次要位置处理。总体以十全大补汤作为主方,临床时再详细参照具体的火、气、风痰症状,添加合适的佐使药物。
【注释】产后女性气血极度虚弱,即便患上中风,也只适宜进行大补。即便同时出现火热内生、风痰阻滞、气机闭郁等情况,也应当把这些症状的治疗放在次要位置。总体上以十全大补汤作为主要方剂,在临床实际应用时,详细参照患者所表现出的火、气、风痰等具体症状,再添加适宜的佐使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十全大补汤的方剂在首卷。)
痉病症治
加味八珍汤
新产后女性因血虚而多汗,容易中风邪,进而引发痉病,症状表现为牙关紧闭、颈项僵硬、身体向后反折。治疗宜用八珍汤加黄芪、附子、肉桂、防风。若出现摇头、呼吸急促、冷汗不止、两手无意识地抓空等症状,往往难以救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