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以上药物制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钱,加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掉药渣,兑入一酒杯竹沥,再煎两三次沸腾,放至温热,根据小儿年龄大小决定用量,体质虚弱的小儿可去掉大黄。
砭血法
先用口吮使毒血聚集在一处,把细瓷器打碎,选取有锋芒的碎片,将筷子头劈开夹住瓷片,用线绑紧,用两指轻轻捏住筷子梢,使瓷片锋芒对着聚血处,再用另一根筷子频繁敲击,刺出毒血。砭血后若毒邪严重,用神功散敷用;毒邪较轻的,砭血后不可用此药,以免皮肤破损,草乌会引发疼痛。若病症在头部,不用砭法,只适宜用卧针倒挑患处,放出毒血即可痊愈。
神功散
黄柏(炒制)、草乌(生用)
将以上药物研成末,等分,用漱口水调和后敷用,频繁用漱口水湿润。
猪肉贴法
把生猪肉切成片,贴在发红、肿胀的部位,多次更换。
涂法
取适量生赤小豆,研磨成细末,用鸡蛋清调和后涂抹在患处,干了之后再涂。
初生无皮
小儿出生无皮有两种原因,一是父母的梅毒遗染传播,二是胎儿未足月早产。无皮导致皮肤赤烂,疼痛难忍。因梅毒所致,可用换肌消毒散;若是胎怯,当归饮能使其痊愈。同时,外敷清凉鹅黄粉,待毒解身全,皮肤自然坚韧。
【注释】婴儿出生时没有皮肤,这种病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父母长期患有杨梅结毒,传染给了胞胎,所以出生后,婴儿上半身或下半身出现赤烂,甚至颜色紫黑。另一种是因为胎儿月份不足,出生过早,全身皮肤浸渍呈现红嫩且光滑的状态。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凶险的病症。对于因遗毒导致的,内服换肌消毒散,外用清凉膏或鹅黄散敷用。若是胎元不足导致的,内服当归饮,外用稻米粉扑撒。所谓“毒解形完”,是指解除了毒气后,皮肤会逐渐生长完整且坚实。
换肌消毒散
当归、生地黄、赤芍药、川芎、皂刺、土茯苓、金银花、连翘(去心)、甘草(生)、白芷、苦参、白鲜皮、防风
以灯心草为药引,用水煎服。
(方歌)无皮换肌消毒治,四物皂刺土茯苓,银花连翘草白芷,苦参白鲜共防风。
当归饮
何首乌(制)、白鲜皮、白蒺藜、甘草、当归、生地黄、白芍药、人参、黄芪、川芎
用水煎服。
(方歌)当归饮治儿无皮,面白肢冷服最宜,首乌鲜皮白蒺藜,甘草四物共参芪。
清凉膏
石灰(四两,选取未经水湿成块状的)
用水浸泡石灰,水面没过手指约半指深,露天放置一宿,石灰面上会浮起如云片般的物质,轻轻取出,略带一些清水,根据其多少,取等量的小磨香油,顺着一个方向搅拌成膏状即可,用鸡毛蘸取涂抹,病症可自愈。
鹅黄散
黄柏(生用)、石膏(各取等量,煅烧)
共同研磨成细末,扑撒在患处,皮肤湿就直接干扑,皮肤干则用猪苦胆调和后涂抹。
扑粉法
将旱稻白米制成粉末,时常扑撒在患处,皮肤会逐渐生长,效果神奇。
变蒸
世间万物在春天生发,夏天热盛而成长,小儿出生后的形体与精神的变化也遵循此规律。小儿出生后,三十二天为一变,六十四天为一蒸。变能促使骨骼生长、脏腑发育,蒸则可增长智慧、启发聪明。经过十八次变化与五百七十六天,变蒸完成,小儿的形体与精神也就发育成熟。变蒸时,小儿身体会微微发热,耳朵与尻骨发凉,但并无其他疾病症状。
【注释】天地孕育万物,必定凭借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炎热。小儿出生后,形体与精神的变化同样遵循此理。从出生日起算,到三十二日称为一变,到六十四日称为一蒸。变能让小儿的骨骼生长、脏腑发育,蒸能增长小儿的智慧,使其更加聪明。这里说的“十八五百七十六”,指的是经过十次变、五次蒸,此外还有三次大蒸,总计五百七十六日。变蒸结束后,小儿的形体与精神都发育完备,此后便不再有变蒸现象。每次变蒸时,小儿仅表现为身体微微发热,耳朵与尻骨发凉,并无其他疾病症状。这是因为阴阳协调变化,促进了形体与精神的生长发育,所以没有其他疾病症状。身体微微发热,是由于阴阳交融,变蒸之气所致。耳朵与尻骨发凉,是因为耳朵与尻骨属阴,这是阳气不损伤阴气,阴阳和谐的表现,所以不会发热。
(按语)虽说变蒸是为了生长五脏六腑,但又有一种说法称包络、三焦二经并无具体形状,所以不会发生变蒸。然而包络是周身的脂膜,联络着全身的骨骼与脏腑,三焦是躯壳内的气,充斥于全身的骨骼与脏腑,变蒸之时怎么会唯独不涉及它们呢?这种说法没有依据,仔细研读《灵枢》《素问》就能明白,特此附上辨析,以待有识之士探讨。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