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引导气息在体内运行时,原本还算顺畅的气息突然变得紊乱。气息像是一群受惊的野马,在体内横冲直撞,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胸口闷得发慌,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上面。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滚落,滴在身下的土地上。他想停下来,可又不甘心,在心中不断给自己打气:“我不能放弃,太爷爷对我寄予厚望,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就在他苦苦支撑的时候,山洞外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声响。原来是狂风将一棵枯树吹倒,树干砸在地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这突如其来的巨响让陈天佑浑身一震,气息更加不受控制。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要被这紊乱的气息撕裂一般,痛苦不堪。
但陈天佑没有被这困境打倒,他咬紧牙关,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他闭上眼睛,努力回想起太爷爷教导时的每一个细节,回忆着那些关于气息引导的口诀和要领。他开始缓慢地调整呼吸,吸气时,想象着自己将那紊乱的气息一点点抚平;呼气时,仿佛把身体里的痛苦和不安都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太爷爷教导时的画面,想起太爷爷布满老茧的手,想起太爷爷鼓励的眼神,这些回忆都化作了他坚持下去的力量。
经过漫长的时间,陈天佑终于将紊乱的气息重新梳理顺畅。此时的他已经筋疲力尽,瘫倒在地上。但他的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因为他知道,自己又一次战胜了困难。然而,这次经历也让他明白,自己在心境的修炼上还远远不够,面对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波动,他还需要更加沉稳。
又过了一段时间,陈天佑的气功练习有了一定的进步,可新的难题又摆在了他面前。他发现,自己在练习气息运行时,常常会在某些特定的经络处感到阻塞,气息难以通过。就好像一条原本畅通的河流,突然被一些巨石堵住,水流无法顺利前行。
他尝试了各种方法,加大呼吸力度、改变引导的方式,可都无济于事。为此,他茶不思饭不想,整天都在琢磨这个问题。一天夜里,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那些阻塞的经络。他回忆起自己练习气功的每一个细节,思考着是不是自己的动作不够标准,或者呼吸的节奏出了问题。
突然,他想到太爷爷曾经说过,气功练习不仅要注重外在的方法,更要关注内心的感悟。也许是因为自己内心过于急躁,才导致气息在经络中受阻。于是,他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方法 —— 冥想。
第二天一早,陈天佑来到山洞深处,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他缓缓闭上眼睛,摒弃心中的一切杂念,让自己的思绪渐渐平静下来。一开始,他的脑海中还是会不自觉地浮现出练习气功的画面和那些担忧,但他没有强迫自己不去想,而是任由这些念头飘过,就像看着天上的云朵慢慢消散。在这个过程中,他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在耳边回荡。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境变得越来越空灵。当他再次开始引导气息运行时,奇迹发生了。那些原本阻塞的经络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打通,气息顺畅地在体内流动,那种感觉美妙极了,就像是久旱的大地迎来了甘霖。这一刻,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内心平静对于气功练习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太爷爷所说的 “用心感悟” 的真谛。
然而,挑战依旧不断。在一次练习中,他尝试将气劲凝聚在指尖,想要在石壁上留下印记。但无论他如何努力,指尖的气劲总是无法凝聚成型,反而因为过度用力,导致手指发麻,疼痛难忍。陈天佑有些沮丧,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已经掌握了气劲的基本运用,却还是无法完成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
陈昌武看出了他的困惑,语重心长地说道:“气劲的运用,不仅仅是力量的体现,更是对自身感悟和控制的考验。你要学会与气劲沟通,了解它的特性,就像了解自己的朋友一样。” 陈天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练习方法。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静下心来,细细感受气劲在体内的流动,观察它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
他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去感受气劲,有时一坐就是几个时辰。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气劲就像是有生命一般,会随着自己的情绪、身体状态而变化。当他心情平静时,气劲也会变得温顺;当他情绪激动时,气劲就会变得躁动不安。有一次,他在练习时,突然想起了之前在武学比试中失利的场景,心中一阵懊恼,结果气劲瞬间变得紊乱,差点让他受伤。这次经历让他更加谨慎,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心境平和。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陈天佑终于找到了窍门。他发现,当自己的心境平和,杂念全无时,气劲就能够更加顺畅地凝聚。于是,他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在山洞中冥想,让自己的心境达到一种空灵的状态。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他在练习时,无意中将气劲运用于掌上,对着一块石头轻轻一拍,只听 “咔嚓” 一声,那块原本坚硬的石头竟出现了一道裂痕。陈天佑又惊又喜,他没想到自己的气劲已经有了如此威力。这一刻,他更加坚定了继续练习气功的决心,他知道,在武学的道路上,自己正不断地突破自我,向着更高的境界迈进。
喜欢笔架叉将军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笔架叉将军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