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那扇仿佛由混沌原石雕琢而成的巨大石门,在最后几位大能狼狈挤入的刹那,发出一声沉闷如远古心跳的轰鸣,轰然关闭!刹那间,隔绝了外界翻腾不休、吞噬一切的混沌气流,也将宫门内外,彻底划为两个世界。
殿内虚空,星光流转依旧,却多了一份无上道韵凝结的静谧与肃穆。道台高悬,鸿钧道祖身影模糊,仿佛与这片虚空融为一体。道台之下,昊天、瑶池两位童子不知何时已悄然侍立左右。昊天面容方正,稚气未脱却已隐现威严,瑶池玉容清丽,眸若寒潭。两人气息与这紫霄宫虚空隐隐共鸣,此刻同时踏前一步,声如九天纶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天道威严,轰然响彻每一个角落:
“肃静!道祖开讲在即!蒲团座次已定,乃天意所归,不得妄动争执!违者,逐出紫霄宫,永世不得闻道!”
“永世不得闻道”六字,如同六道无形枷锁,瞬间镇住了所有蠢动的心思。那些因蒲团之争而起的法力波动、愤懑低语、贪婪窥探,如同被一只无形大手瞬间抹平。三千大能,无论盘坐于普通蒲团之上,还是立于虚空角落,无不凛然垂首,屏息凝神。偌大虚空,唯有道韵流转的细微嗡鸣。
高台之上,鸿钧道祖那模糊的身影,目光如同实质,缓缓扫过下方那六个牵引着无尽道韵、如同大道枢纽的玉色蒲团。目光过处,三清气息愈发沉凝,女娲正襟危坐,接引准提悲苦之色中难掩激动。当目光掠过茫然站立的红云和阴影中气息阴鸷的鲲鹏时,并无丝毫停顿。
“此座次,即定数。” 鸿钧开口,声音不高,却如混沌初开的第一缕道音,每一个音节都烙印在虚空法则之中,镌刻在每一个听道者的元神深处!言出,法随!天道意志轰然降临,那六个蒲团与其上的主人,瞬间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无形的、坚不可摧的因果道纹,与整个紫霄宫的气运彻底相连!再无人可撼动分毫!
玉清元始端坐第二蒲团,闻言,嘴角难以察觉地向上勾起一丝弧度,手中玉如意瑞光微吐,映照出万法归一的堂皇气象,似乎对这份“定数”极为满意。而远处角落阴影之中,鲲鹏的身体剧烈地一颤,玄黑羽袍下的双手猛地攥紧,指甲深陷掌心,留下漆黑如墨、散发着极寒怨气的冰痕。他死死盯着红云的后背,那目光中的怨毒几乎凝成了实质的诅咒之刃,若非紫霄宫禁制与鸿钧威压,早已不顾一切扑杀过去!红云似乎被这无形的怨念刺得一个激灵,茫然地回头看了一眼,却只见一片混沌阴影,只得困惑地挠挠头,又求助般看向身旁面色凝重的镇元子。
鸿钧不再多言,双目微阖。就在他闭目的刹那——
“嗡!”
整个紫霄宫虚空猛地一震!并非力量冲击,而是大道法则的共鸣!道台之上,混沌气流骤然活跃,凝聚成一朵朵虚幻而玄奥的“道花”,色泽各异,形态万千,蕴含无尽妙理,无声无息地绽放、飘落!此为“天花”,乃大道显化之象!同时,下方虚空之中,无数由纯粹道韵与精纯灵气凝结的“金莲”破空而出,莲瓣舒展,金光流转,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与启迪智慧的灵光,此为“地涌金莲”!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紫霄宫开讲的异象,瞬间将此地化作了大道显化的圣地!
鸿钧道音再起,依旧平缓,却直指大道本源: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修行之始,在于筑基。凡俗之体,污浊沉重,何以承载大道?当‘炼精化气’!”
“精者,肉身之元,气血之根。引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涤荡凡躯,凝练精元,化为一丝先天之‘炁’。此炁如龙,游走经脉,冲刷关窍,伐毛洗髓,脱胎换骨。至此,褪去凡尘,筑就道基,乃为‘人仙’之境。寿元延绵,百病不侵,然未脱红尘樊笼。”
道音如同清泉,流淌过每一位听道者的心田。体内法力不由自主地加速运转,搬运周天,一些平日修炼中滞涩不通的关窍,竟在这大道真言的指引下豁然开朗!周身毛孔舒张,贪婪地吸收着飘落的天花道韵与金莲灵气,修为在无声中巩固精进。
“炁满则盈,盈则需养。‘炼气化神’者,以气养神,神气交融!”
“神者,性灵之光,意识之源。以先天之炁为薪柴,点燃心火,煅烧杂念,淬炼魂魄。使神意凝练,由散乱而清明,由蒙昧而通灵。神气相抱,如日月合璧,体内自成小周天循环,沟通天地大周天。神念可离体,御风而行,观千里之外,此为‘地仙’之妙。然神气未固,易受外邪侵扰,心魔丛生。”
此言一出,殿中众多大神,纷纷面露喜色或沉思之状。他们皆不得稳固元神、壮大神识之法,鸿钧寥寥数语,直指核心。有元神略显虚浮者,立刻默运玄功,引动金莲灵气稳固识海;有神念驳杂者,则借助天花道韵洗涤灵台,力求神气合一。女娲坐于第四蒲团之上,山河社稷图虚影在身后若隐若现,图中锦绣山河似乎随着道音微微起伏,演绎着神气交融、造化孕生的至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