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大地,天婚的余韵尚未散尽,日月同辉调和阴阳的气息仍弥漫在天庭。然而,一股更加深沉、更加宏大的道韵暗流,已然在洪荒各处悄然涌动。圣位已定,鸿蒙紫气在身,三清、西方二人组,皆在苦苦追寻那最后一步的契机。
老子骑青牛,离了天庭,下了三十三天。他踏过被巫妖战火蹂躏的焦土,行过灵气充裕的仙家洞府,最终,那青牛驻足于洪荒东方,一片靠近黄河下游、人族新兴部落聚集的丘陵地带——首阳山。
山下,已非女娲造人时的蒙昧景象。燧人氏点燃的篝火在各处部落燃烧,驱散着夜寒与兽影;有巢氏发明的树屋群落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淄衣氏教导编织的葛布,虽粗陋,却也为人族遮去了大半风霜。老子并未显露圣迹,只是化作一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普通老者,混迹于人族之中。
他看燧人氏的族人围着篝火,小心翻烤兽肉,油脂滴落火中“滋滋”作响,香气四溢。孩童们捧着烤熟的肉块,小口啃食,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红晕与温暖。熟食入腹,化作滋养肉身的气血之力。
他看有巢氏的族人攀爬木梯,回到离地的树屋。夜晚,寒风呼啸,树屋虽有缝隙,却已能抵挡大半。一家人蜷缩在铺着干草的屋中,围着小小的陶盆炭火,低声交谈,眼中少了惊恐,多了安稳。
他看淄衣氏的族人,尤其是女子,围坐一起,熟练地剥离葛藤纤维,搓捻成线,在简易的木架上穿梭编织。一块块粗布制成,虽不华丽,却实实在在地包裹住身体,抵御了清晨的寒露与正午的骄阳,更避免了荆棘砂石的划伤。
老子静观人族生息。他看到了孱弱——面对稍强的妖兽依旧无力抵抗;看到了短寿——数十寒暑便是一生;看到了蒙昧——对天地之理懵懂无知。但更看到了那顽强得惊人的生命力!那钻木取火时磨破手掌也不放弃的坚韧,那搭建树屋摔得头破血流也要为族人谋一栖身之所的担当,那日复一日搓捻葛线只为织就一片遮羞御寒之布的执着!
“人者,天地之灵。” 老子枯寂的道心深处,仿佛投入了一颗石子,荡开涟漪。“虽无巫族强横肉身,无妖族天生神通,然其心性坚韧,求知向善,蕴藏无限可能。其道,在自强不息,在薪火相传,在…内求己身!”
一个前所未有的、清晰无比的念头在他元神中轰然成型!人族虽弱,却代表着一种迥异于巫妖、直指生命本真与内在潜能的道路!这,就是他的道!他的成圣之机!
老子不再隐匿,他于首阳山巅寻一清幽洞府,布下简易禁制。取出一尊古朴的八卦炉(紫霄宫分宝岩所得),以凡火点燃炉中炭薪。他没有动用珍奇灵药,而是取人族日常所食的五谷杂粮、山间寻常草药,甚至猎获野兽的寻常骨血。
“道法自然,金丹九转。” 老子声音低沉,蕴含大道至理。他双手掐诀,引动一丝微不可查的造化道韵融入炉火。炉内,寻常材料在道火与道韵的催化下,发生着玄妙的变化。杂质被煅烧剔除,精华被反复淬炼、融合…渐渐地,一股奇异的、温和醇厚的药香自炉中弥漫开来,闻之令人心旷神怡,精神健旺。
七七四十九日之后,炉火渐熄。老子开炉,炉底静静躺着九颗龙眼大小、圆坨坨、金灿灿的丹丸!丹丸表面隐有九道细微的云纹流转,散发着温润如玉的光泽与磅礴的生命精气!此乃——九转金丹雏形!虽非真正仙丹,却已蕴含了将凡俗之物点化为滋养生命、开启潜能宝药的至高理念!
引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炼虚→渡劫。凡间修士渡劫雷而肉身圆满、元神升华,到达另一个维度:是为真仙(地仙、天仙那是洪荒破碎化四大部洲后地仙界仙者皆为地仙,天仙是天庭之仙,都是在天庭录了仙籍的,受天庭管辖。天仙地仙不是实力划分标准)。
老子心中最后一丝明悟彻底圆满。他一步踏出洞府,立于首阳山之巅。面对苍茫洪荒,面对山下那星星点点的人族部落炊烟,老子那古井无波的声音,此刻却如同洪钟大吕,响彻天地,宣告着一条全新大道的诞生:
“天道在上!吾乃老子,太清道德天尊!”
“今观人族,自强不息,薪火相传,内蕴灵性,外求存续。虽生于微末,然其道可期!”
“吾感其道,立一教,名曰——‘人’!”
“人教者,尊人皇,顺人道,法自然,修己身!以金丹九转,淬体炼神;以道德真言,明心见性!”
“吾为人教教主!以太清老子之名,以太清道法为基,以太清仙光为引!以先天至宝太极图——镇压人教气运!”
话音落下,老子头顶庆云翻滚,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那沉寂已久的鸿蒙紫气骤然爆发出贯通寰宇的紫色神芒!与此同时,天道有感!一股远比女娲造人时更加浩瀚、更加深沉、蕴含着教化功德与人文气息的庞然金光,自九天之上轰然垂落!瞬间将老子与整个首阳山笼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