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者在旧农村的经验来看,农民会种植果树,每家都有,种的不一样。因为丰收时间不一样,因此在相互分享后,所有农民可以吃到四时的果类。
农民养动物,作者外婆家同时养了两头牛、四头羊、三头猪,鸡鸭鹅都有若干,养狗过年吃肉,养猫不吃肉,让它看仓库抓老鼠。养鱼养在稻田里,北方估计养不了。
种菜,但好田不会拿去种菜。各家种的菜吃各家的,一般不会交换,因为不需要。
肉会交换,因为宰杀出了大量肉类,如果不腌制,会迅速坏掉(没有冰箱)。
这个时候,按照本地价卖给邻居,邻居过段时间再卖给我,这样大家都能吃到新鲜的了。
会打猎,但作者所处的时代,只吃过一次野猪,一次蛇羹。
正常情况下,打猎的收益和时间不成比例,除非野兽泛滥,否则种植的收益比例更高。如果有动物冬天找人要吃的,那就是好事上门了。
赵燚有全套的农村养殖技术,只要不苛税重税,农民的生活是可以很滋润的。
五是土地制度,农业的根本就在土地制度。必须要让农民意识到,土地是自己的,他们才会真的用心去经营。
新百花虽说土地国有,但村子里的土地可不是国有的,那是开国时,党给农民们的,是属于村集体的,变相属于个人的。
赵燚的土地制度必须扎根于时代,因此该制度又被称之为均田制,即:
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
露田加倍或两倍授给,以备休耕,是为“倍田”。
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桑田为世业田,不须还官,但要在三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榆、枣树。
不宜种桑的地方,则男夫给麻田十亩(相当于桑田),妇人给麻田五亩。家内原有的桑田,所有权不变,但要用来充抵应受倍田份额。
达到应受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受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受额部分,可以买足。
贵族、官僚、地主可以通过耕牛受田,另外获得土地,耕牛每头受露田三十亩,一户限四头。
而这个过程中,为了追求人口的解放,赵燚一方面慢慢取消不合理的税种,一方面直言:奴婢这个阶级是不允许存在的。
赵燚准备逐步解放奴婢,让他们重获自由。
奴婢,高门大户的工具。一般情况下,他们的生活虽然没有尊严,但一口吃的还是有的。甚至作为贵族的奴婢,他们可以鄙夷田里的农夫。
奴婢做久了,就不喜欢自由了。就像一个单位干久了,就不敢辞职了一样。
赵燚必须要让奴婢自力更生,她在立法方面不承认义子义女这种封建关系的合法性。
也就是说,别玩花的,没用!
不承认奴婢的奴隶地位、合法性,杀死奴婢按杀人罪论同。
你说对方签了卖身契?抱歉!西魏没有卖身契的说法!想要服务业劳动力?签劳动合同吧!即便是赵燚居住的皇宫,和所有劳动者都是雇佣关系,而非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将奴隶关系变为雇佣关系,是为了对付跪久了的人。想自由的人,官府安排贷款物资让人独立,绝对不会嘴皮子碰一下,就独立了事了。
这个物资不是免费的,是有低息的。理论上,一个壮年男子,种田三年再搞些副业吃点苦,就可以还完贷款了。
喜欢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请大家收藏:(www.2yq.org)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