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降落在墨尔本塔拉梅林机场时,舷窗外正下着蒙蒙细雨。李青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十二小时的飞行让她的关节有些僵硬。王轱辘活动了一下左腿,从头顶行李舱取出两人的随身行李。
"梨生说他在出口等我们。"李青检查着手机上的消息,信号恢复后一连串通知跳了出来。最上面是沈雅琴发来的信息:"已平安到家,村里一切正常。"
随着人流走向海关,李青注意到周围的指示牌上都是英文,广播里的澳式英语带着独特的韵律。王轱辘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单词本,那是他临行前梨叶特意准备的"应急用语手册"。
海关官员是个红发女士,看到他们的护照后露出微笑:"来参加婚礼的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她热情地指向行李转盘方向,"祝你们在澳洲玩得愉快。"
取完行李走出闸口,李青一眼就看到了梨生。他比视频里看起来更高大,皮肤晒得黝黑,正举着写有他们名字的牌子四处张望。牌子下方还画着青山村的简笔画和一颗爱心。
"爸!妈!"梨生冲过来抱住李青,身上带着阳光和青草的气息。他转向王轱辘,犹豫了一下才伸手接过行李,"路上顺利吗?"
"挺顺利的。"王轱辘打量着儿子,"你小子壮实了不少。"
梨生咧嘴一笑,露出和李青一样的酒窝:"牧场活多,天天锻炼。"他指向停车场方向,"车在那边,Emily在家准备晚餐。"
墨尔本七月的天气凉爽湿润,道路两旁是李青从未见过的植物。梨生驾驶着一辆皮卡车,熟练地穿梭在车流中。王轱辘坐在副驾驶,不时询问路过的农场情况;李青则透过车窗观察这个陌生的国度,一切都新鲜得让她目不暇接。
"那是桉树,考拉吃的。"梨生指着一片高大的树木,"我们的牧场再往西一百公里,那边更干燥些。"
车子驶离城市,景观逐渐变成开阔的牧场。成群的牛羊在夕阳下吃草,偶尔能看到袋鼠在远处跳跃。梨生打开收音机,乡村音乐混合着青草香飘进车窗。
"到了!"梨生拐进一条砂石路,前方出现几栋红顶白墙的建筑。一个金发女孩站在门廊下挥手,身边跟着两只兴奋的牧羊犬。
Emily比视频里更娇小,穿着格子衬衫和牛仔裤,腼腆地站在梨生身边。"欢迎。"她用中文说道,发音标准得让李青惊讶。
晚餐是中西合璧的风格:烤羊排旁边摆着Emily学着做的饺子,蔬菜沙拉里拌着李青带来的香菇酱。餐桌上点着蜡烛,窗外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上。
"设备三天后到港。"梨生给每人倒了杯红酒,"布朗先生帮忙联系了清关公司。"
王轱辘尝了口羊肉,肉质鲜嫩多汁:"你们牧场现在养了多少头羊?"
"两千多只美利奴羊,主要产羊毛。"Emily接过话茬,"爸爸说等你们的灌溉系统装好,可以再扩大养殖规模。"
李青注意到女孩提到"爸爸"时梨生脸上骄傲的神情。这个曾经腼腆的男孩,如今已经能自信地经营跨国婚姻和事业。
饭后,Emily带他们参观客房。房间布置得温馨整洁,床头柜上摆着一束新鲜的野花,墙上挂着青山村和牧场的合影拼贴画。
"浴室在右边,毛巾都是新的。"Emily轻轻拥抱了李青一下,"有什么需要随时告诉我。"
李青打开行李箱,取出七叔公给的种子袋和银镯子。"这是村里人给未来宝宝的礼物。"她把镯子递给Emily,"上面刻着两地的象征。"
Emily小心地捧起镯子,在灯光下细细端详:"太美了!我们一定会好好珍藏。"她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明天邻居们要来烧烤,欢迎你们。"
夜深了,李青站在窗前望着陌生的星空。南半球的星辰排列与青山村截然不同,银河像一条倾斜的光带横贯天际。王轱辘洗漱完走过来,手里拿着李建国的种植指南。
"爸的资料真管用。"他指着其中一页,"这里土壤pH值和咱们村东头那块地差不多。"
李青凑过去看,发现父亲甚至标注了适合种植的作物品种和预计产量。这份指南不仅是技术资料,更是一位老农人对孙辈的牵挂。
第二天清晨,李青被鸟叫声唤醒。窗外,梨生正在训练牧羊犬,晨光给他的轮廓镀上金边。牧场苏醒了,远处传来羊群的叫声和机械的轰鸣。
"妈,你起来了!"梨生看到她站在门廊下,小跑过来,"睡得好吗?"
李青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很好,这里真安静。"
"比青山村安静多了。"梨生指向远处,"那边是我们的主牧场,现在正是剪羊毛的季节。"
早餐桌上摆满了食物:新鲜的牛奶、烤面包、农场自产的蜂蜜和水果。Emily穿着围裙在煎蛋,动作娴熟得像做了几十年。
"今天下午邻居们都会来。"梨生边吃边说,"布朗先生特意从墨尔本赶回来见你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