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舍落成典礼上,王校长哭着念完感谢信。二丫代表学生们献红领巾,她踮起脚尖给陈志远系上时,小声说:"陈叔叔,我以后要当建筑师,盖好多好多学校。"
这句话成了"百校计划"的精神动力。第二年,远航集团专门设立"教育建筑设计部",由楚明月牵头,吸纳了包括小吴在内的十二名返乡大学生。他们设计的校舍既保留乡土特色,又融入现代理念:陕北的窑洞式教室,云南的吊脚楼图书馆,草原上的蒙古包活动室......
每所学校都有个特殊的"校友墙",记录建设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九十岁老人捐的寿材木,退伍兵义务安装的电路,村妇连夜缝制的窗帘......这些故事被周雅团队编成《百校记》,成了最动人的企业宣传册。
赵建国的阴影并未消散。第五所学校因"材料不合格"被叫停,第八所的承包商突然跑路,第十二所刚建好就被人砸了玻璃......但每所学校的落成,都在当地激起更多善的涟漪。最偏远的马背小学建成后,乡邮递员主动承担了义务送书工作;高原上的帐篷小学引来了支教的医学院学生;就连赵建国老家所在的村子,村民们也联名要求建校......
第五年春天,第100所学校在知青点旁边的山坡上落成。这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专门接收周边县市的残疾儿童。秦雪亲自设计了无障碍设施,张建军研发了适合残疾孩子的课桌椅。落成典礼上,坐着轮椅的二丫——如今已是建筑系大学生——展示了她的毕业设计:一套适合山区的新型校舍方案。
最令人意外的是领导人亲笔题词"托起明天的太阳",被刻在校门口的巨石上。陈志远站在题词前,看着孩子们在新操场上奔跑,恍惚间觉得时光倒流——四十年前,他也是这样一个农村孩子,趴在破桌子上写字,铅笔短得捏不住。
"陈叔叔!"一个戴助听器的小女孩拉住他的衣角,"谢谢您给我们学校。"她递上一张画:红砖校舍,绿树环绕,太阳笑得像颗糖果。
陈志远蹲下身,视线与女孩平齐:"你长大想做什么?"
"老师!"女孩声音清脆,"教更多小朋友认字!"
阳光透过槐树叶洒在地上,斑驳如三十年前的知青岁月。陈志远突然明白,教育的种子一旦播下,终将在时光里长成森林。这100所学校,或许就是他写给未来的情书。
喜欢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www.2yq.org)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