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夕的望远镜在军中获得了很大反响,而同盟国家的军中,也想尽办法来合作,而出口的价格也在原有价格上加了一倍。
金銮殿上,兵部尚书手持边关的奏折:"...千里镜助我军提前洞察敌情,此战斩首三千,俘获战马千匹,乃十年来对边境国最大胜仗!臣请陛下下旨,命工部与琉璃坊合作,赶制五千具军用望远镜分发各边关..."
"父皇!"
太子霍修杰突然出列,面色阴沉,"此等军国利器,岂能由战王妃一人掌控?况且大量制造恐泄密于外敌!"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太子有何高见?"
"儿臣以为..."
太子顿了顿,"应将此技术收归朝廷,由工部统一管理。至于战王妃,给些奖赏便是。"
殿中几位大臣交换着眼色。户部尚书突然出列:"陛下,老臣有本奏。镜不仅在军中大有用处,近日更有诸多盟国使者求购。若以合理价格出口,可充实国库..."
"荒谬!"
太子厉声打断,"此等利器岂可售与外邦?"
皇帝轻轻抬手,殿内立刻安静下来。
他看向一直沉默的工部尚书:"爱卿以为如何?"
工部尚书恭敬行礼:"回陛下,老臣亲自检验过千里镜。其工艺精妙,非寻常工匠可仿制。战王妃已向工部呈递保密方略,建议将镜片打磨与组装分开进行,核心匠人皆签下保密契约..."
他瞥了太子一眼,"老臣以为,与其收归国有半途而废,不如与战王妃合作,朝廷监督,商号运作,方为上策。"
皇帝沉思片刻,突然问道:"战王妃对此有何说法?"
侍立在侧的太监连忙呈上一份奏折:"战王妃上表,愿以成本价供应军方,但求陛下准许其适量出口盟国,价格定为国内两倍。."
朝堂上一片哗然。太子脸色铁青,正欲再谏,却听皇帝哈哈一笑:"好个精明的战王妃!准了!"
退朝后,太子铁青着脸回到东宫,一脚踹翻了案几,妒忌之火在熊熊燃烧:"纪云夕!何总是与孤作对!"
不但抢了他奇珍阁的生意,现在还将货物直接提供给兵部。
他转向跪在地上的侍卫,"去,把苏砚秋给我叫来!"
---
琉璃厂外,车马络绎不绝。不仅有朝廷派来的工部官员,还有穿着异域服饰的各国使者。
云夕在会客厅同时接待了各国的使节。
"...基础军用型每具三千两白银,防水航海型四千五百两。"
云夕不卑不亢地报价,"首批订单最少一百具,可满足各大将领需求,预付三成定金,三个月内交货。"
南诏使者咂舌道:"战王妃,这价格可比贵国国内高出许多啊..."
云夕微笑解释:"使者明鉴,出口产品需特殊包装和运输,还要缴纳关税。况且..."
她压低声音,"我们会为盟国提供特别版,比卖给民间的增加了测距刻度,对行军布阵大有裨益。"
西域使者眼睛一亮:"果真?若能测距,这价格倒也公道!"
他当即拍板,"我代表大宛国王订购两百具军用型,五十具航海型!"
送走使者后,李晟匆匆进来:"东家,工部来人验收首批军用千里镜,说是皇上亲自下的令,要优先装备北疆边军。"
云夕点点头:"带我去看看。"
话音未落,一名伙计慌慌张张跑来:"东家!不好了!奇珍阁的林管事带着太子府的侍卫闯进来了,说要见您!"
---
琉璃厂前院,苏砚秋一身华服,身后站着六名带刀侍卫,正与厂里的护卫对峙。当她看到云夕走来时,眼中闪过一丝怨毒。
"战王妃好大的架子。"
苏砚秋冷笑道,"连太子殿下的谕令都敢不放在眼里?"
云夕从容回答:"不知你代表太子有何贵干?"
苏砚秋扬起手示意侍卫们离远一些:"纪云曦,你为何总是与我作对,我们各自做各自的生意,互不干涉不好吗?"
现场一片寂静。
云夕面不改色,轻声轻语:"我们本身就是在各做各的生意,我并未干涉你做任何事?"
苏砚秋一滞:"你还没干涉我?!为什么我做什么你跟着我做?"
"我们做的并不一样呀。"
云夕微微一笑,"苏砚秋,商场如战场,你做得不如别人,还怪起别人拦了你的路?你有钟,我没有,你有单头复古望远镜,我做的可都是跟现代的望远镜大差不差。
而且你们做的产品,我们这里并没有,我只是专业做玻璃生意而已,至于玻璃能衍生出什么产品,我还真不知道,以后可能会更多这样的事。要么你以后不要拿些跟玻璃有关的产品出来!"
"纪云曦!你……!"
苏砚秋气了个倒仰,可她又无法反驳:"好好!算你狠!走着瞧!"
云夕咧嘴一笑:“怎么?又想杀我一次!”
苏砚秋挑衅道:“也不是不可能!如果你再冒也来挡我的路,我真的会再次杀了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