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离向着燕千机踏空而去地喊了句。“燕监军慢走,本将军就不送了。”然后对着燕千机的背影吹了一个口哨。
鲁达也看着燕千机的背影说道:“这个燕监军还是一个不错的人,我原以为朝廷派他来是为了制衡你,让你处处掣肘,毕竟你不是上面派来的人。可是他这个监军任由你怎么折腾都不管不问,这才让你得以大展拳脚。你应该感谢他。”
“感谢归感谢,可是事实是我还需要人,诶!先生你说如果我再向公主要人,她还会给不?”萧离问鲁达。
鲁达肯定点了点头。“能给,因为再有两个月就是你交灵米的日子了。朝廷不会不给你”
找借口的机会。
萧离一想也对啊,马上又要来收缴灵米了,是个好机会。“来人,去把于采购喊来。”不一会儿于干就跑过来。
“萧大将军,您叫小人有何吩咐。”于干满脸笑容道。
“明天出去通知长公主,本将军要再征召五千士兵,老规矩,军饷由本将军出,一年一斤灵米。若不然这一季的灵米好像很难按时交齐。”
于干点头哈腰点头。“好好,小人一定把话带到,请大将军放心。”
萧离又向于干招了招手。于干走过来。“萧大将军还有什么吩咐?”
萧离用手指点了点于干的胸口。“刚一来的时候,自掏腰包送本将军猪马牛的钱赚回去没有?”
“萧大将军这么说就见外了,那是小人孝敬萧大将军的。不能这样算。”
萧离用手指点着于干,“就这样看着于干不说话。”
于干看萧离的表情,马上讪笑着。“小人在萧大将军身边跑腿的日子长着呢,不急于一时,不急不急。”
萧离突然问于干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大豆和高粱吗?”萧离问这个问题,那是因为他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这两种作物。
于干答道:“这个小人当然知道。”
萧离摸了摸下巴想了想。“只要你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每样种子给本将军弄来五十石,我给你三石灵米。”
于干一听啊的一声,“三石灵米那就是黄金三千两啊!三千两黄金换一万斤种子,这天价的买卖人这辈子没有几个人能碰到。”
于干吃惊地道:“那些猪牛马加上一万斤种子,也用不了这么多的钱啊!太多了。”
萧离白了于干一眼。“听明白本将军说的话吗?”
“小人听明白了,小人这就去想办法。”
于干转身告退。
萧离看着于干的背影。“这次办好了,以后就留在本将军身边,办不好混蛋,换人。”
鲁达不解地问萧离。“你用这些种子干嘛?”
萧离沉吟一刻。“灵异谷一直种灵米,就没有试过种别的?”
据鲁达回忆说,“谷中有本书上记载,这灵异谷也曾种过其他农作物,但是粮食作物都不如灵米口感好,所以大明帝国才会要求赵国只种灵米。”
萧离反问鲁达。“如此多岁月只种一种作物,对土地已经造成极大的损害,这点上边应该是知道的吧?”
“知道又能怎么样,大明帝国只要灵米。为了能够按照帝国要求完成上缴,其他的并不重要。”鲁达道。
萧离想到了重迎茬和土壤保墒问题。以前这里都是两片土地轮流耕种,简单说就是一直是让土地自行年复一年然后就是重茬。而这样很不合理,会对土壤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萧离才会要那些种子,适当种一些别的来改善土壤环境。
当然,萧离打算种高粱和大豆还想顺便干一些别的,不过现在还不适合说。
鲁达在一旁赞叹道:“你小子的那些奇思妙想鼓捣出来的那些器具,我都现场观摩过。先生我不知道你这些想法都是怎么冒出来的,不过那些器具真的很实用。这样一来工作效率提升十几倍,还节省下来大量的人力来开垦更多的荒地,让人力和土地都有了更大的拓展。按照你的思路,废除一年两季耕种,而是持续交替耕种,让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率。先我粗略估算,今年到了年底总产不低于六十万石。这是以前绝无仅有的事。”
萧离摸着下巴想,年总产才六十万石,去掉上缴两季就是四十二万石,再去掉这里自己人的自然损耗,一年下来勉强也就剩十五万石。“不行,我要再想办法提升一下产量。”
如果萧离这些想法被外面的人知道,赵国皇室都得疯,现在谷中年产值灵米总数几乎翻倍了,可是萧离竟然还不满意。
接下来的几天萧离骑着马在谷中四处走走看看,最后又在将军府左右查看一番。接着就是在将军府书房里大门一关,用自己制作出来炭笔和尺子在纸上写写画画。就连饭也顾不上吃,每次下人来喊吃饭,都被萧离打发走,连续几天都不出来。
敲门声响起。萧离正在思考什么,思路被打断很是不高兴。不悦地问道:“何事?”
穿着得体的薇儿推门进来,身后跟着两个提着食盒的丫鬟。丫鬟是萧离让于干在外面找来的,平日里就是伺候薇儿的生活起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