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的拳头紧握,脸上满是愤懑之色。
“最后,再想想,就算念秋还活着,他也许会因为你的宠爱而变得骄纵跋扈,稍有不如意,便会与你争吵翻脸;又或许当你财力无法满足他的欲望时,他会立刻变心,对你冷淡疏离;甚至可能会因为贪图富贵,抛弃你另寻新欢。当你们再次相遇,他视你如陌生人,那时,你心中又会作何感想?”
苏文听着了尘和尚的话,心中各种念头翻涌,时而恐惧,时而厌恶,时而愤怒,时而怨恨。
此后,苏文按照了尘和尚的教导,每日在心中反复思量这些情景。起初,念秋的幻影依旧会出现,但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苏文恍惚间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刚要激动地呼唤,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了尘和尚所说的那些画面,心中的冲动瞬间被压制下去。
就这样,又过了些时日,念秋的幻影终于彻底消失了。苏文心中的阴霾也渐渐散去,他的身体和精神也在慢慢恢复。待病好之后,苏文满心感激,想要去当面感谢那两位老和尚。然而,当他在寺中四处寻找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寺中的其他僧人都说,从未见过这两位和尚。
有人说,这两位老和尚是古佛化身,特意来点化苏文;也有人说,寺中来来往往的僧人众多,他们不过是偶然路过,如今早已云游四方,不知去向了。但无论如何,苏文都将这段经历铭记在心,从此潜心向学,修身养性,将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永远地埋在了心底。
【孝行感天】——
在沧州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个宁静质朴的村落,名叫马落坡。村里有位勤劳善良的妇人,丈夫早逝,留下她与年迈的婆婆相依为命。生活的重担沉甸甸地压在她一人肩头,为了维持生计,她操持起卖面的营生。
每日天还未亮,妇人便起身忙碌。她将和好的面熟练地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整齐码放在竹篮里,而后拿到集市上去售卖。一天的辛苦售卖后,不管赚多赚少,她总会把卖面剩下的余面仔细收好,带回家中,变着法子给婆婆做出可口的饭菜。
贫寒的家境,连一头拉磨的驴都买不起。于是,磨面这繁重的活儿,就全落在了妇人瘦弱的肩膀上。每至夜晚,万籁俱寂,村子沉浸在梦乡之中,妇人却还在昏暗的灯光下,围着石磨一圈又一圈地转动。石磨发出沉闷的“嘎吱”声,仿佛在为她的辛勤劳作而低吟。她的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衣衫,可她的脚步从未停歇,常常这样忙碌到四更天,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睡下。
时光匆匆,婆婆还是离开了人世。妇人悲痛万分,办完丧事后,依照习俗去给婆婆上坟。上完坟,她怀着沉重的心情往家走,一路上,脑海里全是与婆婆相处的点点滴滴。
走着走着,她忽然看到前方有两个年轻女子正笑意盈盈地朝她走来。这两人身姿轻盈,面容姣好,眼眸中透着灵动的光彩,仿佛不似凡人。其中一个女子开口说道:“同住二十余年,嫂嫂可还记得我们?”妇人一下愣住了,满脸错愕,她上下打量着这两个陌生又亲切的女子,心中疑惑重重,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另一个女子见状,轻声笑道:“嫂嫂莫要惊讶,实不相瞒,我们姐妹二人皆为狐仙。这些年,我们一直住在嫂嫂家附近,目睹嫂嫂对婆婆的一片至孝之心,感动不已。所以每到夜晚,我们便悄悄来帮嫂嫂转动石磨,希望能为嫂嫂分担些辛劳。没想到,我们的这番举动竟得到了天帝的嘉奖,凭借这份功德善行,我们姐妹得以修成正果。如今嫂嫂赡养婆婆的重任已经完成,我们也将登仙而去。今日特来与嫂嫂道别,同时感谢嫂嫂的善举让我们有了修行的机缘。”
妇人听得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心中满是感动与不舍。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见那两个女子身形一闪,离去的速度快如疾风,转瞬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旷的道路和怔怔出神的妇人。
妇人回到家中,看着那熟悉的石磨,心中五味杂陈。她像往常一样伸手推动石磨,却发现石磨仿佛变得异常沉重,每转动一下都要费好大的力气,再也不像从前在狐仙姐妹帮助下那般运转自如。但她的脸上却浮现出一丝释然的微笑,因为这段奇妙的经历,已成为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时刻提醒着她,善良与孝心,终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
喜欢新阅微异谈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新阅微异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