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窗外瞬间陷入一片寂静,仿佛时间都为之停滞。秋谷先生心中一惊,酒意也清醒了几分。他缓缓起身,从墙上的缝隙向外窥视。只见残缺的月亮发出微弱的光,洒在斑驳的地面和亭角。在那月光下,有个蓬松的影子,如幽灵般掠过水亭的檐角,瞬间消失在夜色之中。
园子里有参天的老树,枝叶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秋谷先生望着那影子消失的方向,心中不禁猜测,那或许是树的精怪吧。
李词畹还向众人讲述了更多关于秋谷先生与这神秘访客的奇妙对话。有一次,神秘访客聊起了当时的诗歌流派。
那神秘访客微微叹息道:“渔洋山人(王士祯)的诗,就好像名山胜水,奇树幽花,给人带来无尽的美感享受。然而,却如那看似美好的画卷,却没有一寸土地可以种植五谷,无法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又似那雕饰华丽的栏杆,曲折的亭榭,池馆固然使人觉得舒适宜人,但却没有寝室可以遮蔽风雨,无法给予最真实的庇护;还像那彝、鼎、罍、洗等各种古器物,色彩绚烂地摆满了桌子,彰显着高雅的气质,但却没有锅碗来做饭,缺少了生活的烟火气;也仿佛那彩色的丝带和锦绣,精巧得如同出自神仙的织机,令人目不暇接,但却没有皮衣和葛衣来抵御寒暑,无法带来实时的温暖;好似那歌舞时的衣服和歌女手中的扇子,有众多美丽的歌女营造出热闹的氛围,但却没有主妇来掌管家中的饮食之事,总觉得少了些生活的气息;更像那梁园(西汉梁孝王所建)和金谷园(西晋石崇所建),高雅的客人坐满了厅堂,欢声笑语,但却没有良友来进献规劝谏言,难以有真正的思想碰撞和成长啊。”
秋谷先生听了,不禁对这番精妙的言论极为赞赏,他连连点头,心中对神秘访客的见识更是多了几分钦佩。
那神秘访客接着又说:“明朝末年的诗歌,平庸的音调混杂在一起,犹如一盘大杂烩,毫无特色可言。所以渔洋山人用清新的风格来挽救,就像是在那杂乱的花园里种上了芬芳的花朵,让诗歌世界重新有了清新的气息;近来人们的诗歌,浮夸不实的风气日益增加,恰似在清澈的湖水中混入了泥沙。所以先生您用深刻、直露的风格来挽救,犹如在浑浊的水中投入了明矾,让诗歌的本质又渐渐清晰。这种形势本来就是相互关联的,道理上也没有哪一方绝对占优。我私下里觉得,这两家的宗派,应当调和折中、相互补益。融合起来就能有双倍的美好,分离的话就会两败俱伤。”
秋谷先生听后,却微微皱起了眉头,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他缓缓说道:“诗歌之流派,各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并非简单的调和就能成就完美。”
神秘访客微微颔首,仿佛对秋谷先生的观点早已预料:“先生之见,亦有其独到之处。然世间万物,皆在变化之中,诗歌之道,亦当与时俱进,或许未来,这两者真的能寻得那微妙的平衡呢。”
就这样,在这一场场奇妙的夜谈中,秋谷先生和神秘访客的思想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为那个宁静的夜晚增添了许多神秘而又有趣的色彩。
喜欢新阅微异谈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新阅微异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