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山,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山脉,巍然矗立于天地之间,高耸入云,峰岭如刀削斧凿,险峻得令人望而生畏。
它被誉为“万山之祖”,绝非虚名。
传说在远古时期,天地初开,混沌未分,祖山便已傲然屹立。
与昆仑山东西遥相呼应,默默承载着岁月的沧桑,静静见证着世间的兴衰更迭。
宛如一位沉默的智者,俯视着大地的变迁。
祖山的山体雄浑壮阔,好似一条巨龙,盘踞在大地之上,气势磅礴,威风凛凛。
山上的岩石经过千万年风雨的雕琢,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形态。
有的似仙人指路,姿态优雅;
有的如猛虎啸天,气势逼人;
有的如灵猴望月,俏皮可爱。
山中的植被更是丰富得令人惊叹。
从珍稀的古老树种到罕见的奇花异草,应有尽有。
尤其是那千年的天女木兰,世人认定其早已绝迹于世。
却未曾想,它竟悄然隐匿在祖山的幽深峡谷之中,等待有缘人的发现。
祖山的溪流飞瀑如银练般悬挂山间,水花四溅,如烟似雾,如梦似幻。山中灵气浓郁得触手可及。
正是这神秘与壮美的交织,使得祖山成为了无数探险者心驰神往的圣地。
在古时,祖山隶属于燕国。
相传,那位横扫六合的秦始皇,也曾踏足此地,寻仙觅踪,甚至将九鼎之一留在了这里。
九鼎,乃是大禹治水成功后,集九州青铜所铸,象征着天下的山川万物,历来被视为传国重器,是权力与国家的象征。
到了周朝,九鼎仍被供奉在宗庙之中。
可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诸侯国对九鼎虎视眈眈,最终周王室将九鼎沉于泗水,不知所踪。
秦始皇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之后,还曾亲自前往泗水,打捞那传说中的九鼎。
在他看来,九鼎不仅是至高无上的权威象征,更是天命所归的证明。
虽然泗水之行一无所获,为了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他毅然决定重新铸造九鼎。
铸鼎工程规模浩大,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
九鼎铸造成功以后,秦始皇在每一尊新铸的宝鼎中,都隐藏了绝世秘密。
然而,这重新铸就的九鼎,却未能如秦始皇所愿,为他的统治带来永恒的稳固。
历史的车轮无情地转动着,秦王朝的统治在种种矛盾的激化下,逐渐走向了衰落。
那曾经辉煌无比的九鼎,最终也在乱世的硝烟中,失去踪迹。
关于秦皇九鼎的最终下落,也成了千古之谜,众说纷纭。
有人说,它们在秦末的战乱中遗失或被毁;
也有人说,九鼎被秦始皇带入了自己的陵墓,作为他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统治的象征。
甚至还有传言称,九鼎被深埋在九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只有当世间发生巨变,或是有缘人触发特定条件,它们才会重现人间。
从鬼界传闻,秦皇九鼎中有一个“阴阳鼎”,虽然是九个宝鼎中最小的,却蕴含着神秘莫测的阴阳之力,能搅动天地间的阴阳平衡。
若是能得此重器,便能调动阴阳失衡,逆转生死轮回。
对于那些痴迷于阴阳之道的商人来说,阴阳鼎散发着致命的诱惑,让他们在追寻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惜一切代价。
秦始皇当年寻仙到燕国地界,很可能留下了一尊宝鼎。
而“佛光垂照”的异象,据说也是因为宝鼎的宝气所引。
万山之祖,秦皇求仙,阴阳宝鼎,佛光垂照……
种种迹象,造就了彪哥的祖山寻宝之行。
不管在祖山中,能不能挖到这阴阳宝鼎,哪怕只是得到某些重要线索,都不虚此行。
因为它绝非是普通的阴物,无论在阴间还是阳间,都能引发浩劫。
为了阴阳鼎,别说这洞内闹鬼闹妖,就算阎王来了,彪哥都不会轻易退缩。
既然黑旗锁定了妖物的方位,彪哥手中符箓蓦然闪现。
他那粗糙有力的大手,猛地一挥,朝着旗尖所指的方向,掷出一张灵符。
符箓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携带着一股强大的雷火之力,直击而去。
“轰隆!”一声巨响。
符纸刚一接触到石壁,便轰然爆裂,爆发出耀眼的火光,将周围照得亮如白昼。
彪哥紧盯着那团火光,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警惕。
“滋滋滋——”凄厉的惨叫划破空气。
火光中,有道黑影,猛地从半空中跌落下来。
它在地上翻滚了几圈,勉强撑起身子,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金老黑和武大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吓了一跳。
金老黑眯着眼睛,看着火光中的黑影,忍不住吐槽:“彪哥这符纸是不是加了特效?怎么跟放烟花似的?”
武大瞪大眼睛,扯着嗓子嚷道:“哎呀妈呀,这是啥玩意儿啊?真打中了!”
金老黑咽了咽口水,“管它是啥,反正彪哥能收拾得了!”
那黑暗中的身影狼狈不堪,却不断变幻身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