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苏长青正式抵达国都之前,便与总部有过通讯。
松户会战中,大夏国各部之间的撤退极为混乱。
如果国都保卫战中,出现同样的情况。
势必会造成极大的伤亡。
而且撤退的混乱,也会导致战线的彻底崩溃。
越是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人性就会彻底暴露出来。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组织能力更强的八路军,当然就是首选。
尤其是八路军的政工工作人员。
此番国都大撤退,关乎数十万大夏国老百姓。
以及镇守国都各部军队的命运。
如果能够成功组织这一次大撤退,不仅能够挽救数十万老百姓以及参加国都保卫战士兵之生命。
还有另一层重要意义。
八路军如果在这一次的大撤退中,如果能够表现出极强的组织能力。
将会得到大夏国各阶层人民的称赞,得到更多的民心。
在青天党控制区内,对虹军的宣传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话。
要不然。
也不会有什么“赤匪”之类的形容出现。
虽然进步人士,进步学生都对八路军心生向往。
但在强大的舆论机器宣传之下,还是有很多人对八路军、对虹军有偏见、有不一样的看法。
而这一次。
八路军的强大组织能力能让那些人,看到一些真相。
进而令其对八路军的印象得到改观。
苏长青对政治不是很感兴趣,但他也知道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眼下小鬼子的气焰嚣张,各部在正面战场上的表现都极为积极。
但一旦到了战略相持阶段的话。
青天党内的一些“消极抗战”思想,便会重新抬起头来。
苏长青对消极抗战是不能容忍的。
因此,八路军得到更多的民心。
便会有更多的资源涌入盐庵根据地,涌入五台山根据地。
而西方列强。
像灯塔帝国,也会对八路军。
对盐庵有更多的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苏长青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人才。
五台山根据地也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而五台山根据地越是壮大,就更有把握战胜小鬼子。
复我大夏之山河。
当然,这也是苏长青以及总部那边的一些考虑。
……
星夜!
月色洒下一层层银辉。
第36师宋师长的脸色非常不好,就在刚才,他收到了苏长青传过来的电讯。
国都守备司令部唐司令,以及其亲随将在下关码头,乘坐汽艇逃出国都。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宋师长的表情有些愕然、随即有些愤怒。
“身为总司令,竟然临阵脱逃?”
“他这一跑!”
“国都这满城的老百姓怎么办,国都守备军怎么办?”
对于苏长青传来的电讯,宋师长并不怀疑。
毕竟宋师长和旅长的关系很铁,而旅长和苏长青的关系更是跟拜过把子一样。
“唐司令是不是要跑,还不一定呢!”
“从唐司令今天召开的军事会议来看,他似乎有死守国都的心思。”
“他如果这么一跑的话,名声全毁了。”
“不仅如此,这将是他政治生涯上一个无法抹除的污点。”
“他如果跑了,往后也只能被雪藏起来了。”
“我想唐司令也是知道这一点的。”
宋师长的副官分析道。
“长青向来是不会说空话之人,他应该是得到什么消息了。”
“眼下东洋人攻势凶猛,我们必须守住阵地。”
“至于其他的事情,交给长青去解决吧。”
“如果苏长青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就算是交到我们的手中,也解决不了。”
对于苏长青的推崇,宋师长简直是达到了盲目的程度。
瞅着宋师长竟然如此相信苏长青,副官瞪大了眼睛。
不过仔细想一想,好像也是这么一个道理。
毕竟将军台一战,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看都不可能取得大捷。
苏长青和他的八路军竟然硬生生挡住了小鬼子两个师团的疯狂攻击。
最后获得了将军台大捷这场胜利。
普通人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苏长青却能办到。
这样的人物,确实值得推崇。
另一边。
“婆婆妈妈的,还在干嘛?”
“快点快点!”
“你他娘的再磨砺,老子把你扔在国都。”
“我告诉你,小鬼子可不是什么善茬。”
“这些鬼子一旦攻进国都的话,必然烧杀抢掠。”
“你要是留在国都的话,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看着自己那磨磨唧唧的妻子,唐司令眉头紧皱。
“再多拿一些嘛,再多拿一些。”
“好不容易置办下的这些家当,不带走的话,就都便宜那些东洋人了。”
“这些天杀的东洋人,我在国都还置办了好几个铺子呢!”
“那门面可好了,太平日子的时候,都是日进斗金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