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帝国。
柏林陆军大学。
“古德里安将军,你也来了?”
“没想到把你也给惊动了。”
看着眼前这张熟悉的面孔,曼施坦因立刻向前打了声招呼。
“曼施坦因将军,今天到这里的可不只有我一个人啊!”
“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三分钟。”
“我想,他们也该到了。”
古德里安对着曼施坦因笑着点了点头。
日耳曼人的性格古板,但也非常守时。
这也是其军队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基础之一。
毕竟一支军队的强悍与否,从军纪就能窥探出一二。
而一支军队的军事长官,也是一如既往的守时。
这也说明从上到下,这支部队的纪律性极高。
机械表的秒针,发出“嘀嗒”、“嘀嗒”的清脆声音。
随着指针指向12这个数字,日耳曼帝国未来的将星团。
此时,竟然尽数汇聚一堂。
冯·曼施坦因:以其战略指挥能力着称,是日耳曼帝国三大名将之首。
参与制定多个作战方案,如“镰刀计划”,在克立米亚战役中攻克塞瓦斯托波尔。
古德里安:闪电战的创始人,推动日耳曼帝国建立高效的装甲部队,率领装甲军闪击孛烈儿、横贯高卢。
隆美尔:有“沙漠之狐”的称号,在北非战场上不到两个月就扭转了初期局势,赢得沙漠之狐称号,指挥阿拉曼战役前期给大不列颠帝国造成很大压力。
冯·伦德施泰特:指挥日耳曼帝国军实施曼施坦因计划入侵高卢,突破马其诺防线。
利斯特:曾担任驻奥、捷苏台德区的日耳曼帝国集群司令,后参加入侵孛烈尔、高卢国的战役。
冯·博克:北方集团军群司令闪击孛烈尔,进攻风车国、比国与高卢国。
莫德尔:库尔斯克会战中给苏军造成一定损失,多次在东线成功组织防御,被称为东线的救星。在市场花园行动中重创盟军伞兵部队。
但在阿登反击战后期,因日耳曼帝国军兵力、资源等不足而失败。
鲁登道夫:战中担任兴登堡元帅的参谋长,在东线和西线都有出色表现,提出总体战理论。
除了这些有名的将星之外,还有其他日耳曼帝国身居高位的将领。
这么多将军齐聚一堂,这可是不多见的一次。
“诸位!”
“话不多说,今日我们齐聚一堂的原因。”
“想必大家都是很清楚的,在遥远的东方。”
“正在爆发一场激烈的战争,当然,对于日耳曼帝国而言。”
“发生在东方的战争,并不值得我们关注。”
“但是!”
“根据日耳曼帝国军事观察员传回的情报,东方那个古老的国度。”
“竟然在使用我们极为重视的一种战术,也是我们目前正准备战术。”
“闪电战!”
“羸弱的大夏国,竟然在其国都附近。”
“展开了一场小规模的闪电战。”
“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但却切切实实的,发生在了那个东方国度的战场上。”
“帝国还未将闪电战运用于任何一场战场,因此元首大人以及军方高层们,也希望通过东方的这一实战。”
“让我们对这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闪电战战术的利用。”
“进行分析与总结。”
冯·伦德施泰特的目光扫过众人,他的声音沉闷无趣,目光严厉且具备威严。
一个典型的日耳曼帝国军人形象。
对于军人而言,尤其是这满屋子的日耳曼帝国将星来说。
没有什么比指挥战斗令他们更为兴奋,更为激动的。
除了直接指挥作战之外,能让他们为之兴奋、感兴趣的事情。
大概也只有在沙盘上对经典战例的推演。
尤其是他们所感兴趣的战术。
“大夏国人的闪电战战术之运用,稍显稚嫩,在未能取得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采用坦克集群进攻是极度危险的一件事。”
曼施坦因不愧是日耳曼帝国三大名将之首,他立刻发现了其中一个问题。
“冒险!”
“但同时收益极大,毕竟东洋军队一向不重视坦克的作用。”
“第一次面对闪电战的冲击,一时间很难寻找到破解的方法。”
“步兵在面对钢铁怪兽的咆哮时,战斗意志会迅速减弱,无法与之对抗,只要击溃了敌军的信心,那就掌控了主动权。”
“我想夏国的将军们也料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在赌东洋人短时间内,很难找到破解的方法。”
“至于制空权,夏国将军只要保证制空权不至于全部落入东洋人手中,便可以了。”
古德里安立刻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是疯子的决定,但不可否认。”
“这也是一个天才的决策,我相信能够制定出这么一个计划的人,是在天才与疯子之间徘徊、游荡之人。”
“以我对夏国将领的了解,他们中大部分不过尸位素餐,能够有这样魄力、这样疯狂想法的将领绝对不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