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吕梁。
“这个苏长青,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国都保卫战打得太漂亮了,都说这个苏长青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就被斯达琳同志看重。”
“看来此言不虚啊!”
一个身形略显瘦弱、看起来有些文质彬彬的将军说道。
“师长!”
“您跟苏将军不是黄埔同一期毕业的吗?”
“在军校,你们两个的关系应该很不错吧。”
师长的警卫员饶有兴致的问道。
“苏长青啊,就是个混蛋。”
“没错,就是个混蛋!”
师长性格内向,在黄埔军校中人缘不算太好那种。
与师长相比,苏长青在黄埔军校的人缘那叫一个相当的好。
在军校中,苏长青对性格内向的苏长青却是十分的关照。
所以在黄埔四期中,师长和苏长青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好的那种。
“苏长青啊,当年我和他刚从军校毕业。”
“在一次战斗中,我受了不小的伤,就是他在我身边衣不解带的照顾我,还去老乡家买鸡、去弄猪肉、牛肉给我吃,自己蹲在一边啃杂粮饼子……”
“这个恩情,我一直记得。”
师长性格内向不假,但对苏长青的真心关照却是懂的。
这个被认为性格怪异的军事奇才,多次称在军中,苏长青是自己的知己。
“当年洪都一战中,长青为了掩护我们撤退。”
“受了重伤,以至于落了队,被送到了北极熊国修养,他就在那个时候进入了北极熊国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
“也算是因祸得福了,伏龙芝军事学院可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
“不过,也正是因为负了伤,长青直到34年左右才回到了部队中。”
“那时候的局面,又有不同了。”
“如果他当时没负伤的话,我相信以他的才华,我这个位置给他,他肯定做的比我要好很多。”
能够得到师长如此评价,可见苏长青的才华有多高,而其与师长的关系又有多好。
“对了,师长!”
“前段时间,苏将军派人送了一封信过来。”
“那段时间,你一直忙于公务,就没给你看。”
“现在给您看看?”警卫员拍了拍脑门儿,笑着对师长说道。
“还有这事儿?”
“最近的事情确实是太多了,忙晕了头。”
“给我看看!”
师长打开信封,认真的读起这封信来。
一向沉默寡言的师长,竟然被信件的内容逗得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这个苏长青,这个苏长青!”
“还真是一点都没变,一点都没变啊!”
看着与平时大不相同的师长,警卫员对信件的内容有些好奇了。
“师长,苏将军在信里面说了些什么啊?”
“没什么,这小子跟我说不要整天穿着件缴获的小鬼子军装,到处显摆。”
“免得哪天被人当成小鬼子给打了。”
“他还说,在国都的这一战中俘虏了不少的东洋娘们儿,一个个的肤白貌美大长腿,身材个顶个的棒,到时候给我带两个过来。”
“啊?”警卫员被苏长青这封信的内容,给闹得目瞪口呆。
这是传言中,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将军说出来的话?
怎么听,都不像是正经话吧!
“师长,这真是苏将军说的?”
“不是这家伙,还能是谁?”
师长笑着点了点头,若是旁人的话,他绝对是不可能有眼下这神态的。
不过写信之人是苏长青,那就另当别论了。
“小张!”
“到!”
“这件军大衣,处理了吧,不穿了。”
“苏长青这个家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不过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小鬼子的东西,很晦气,别沾染了它们的晦气,要真被友军当成小鬼子打了,那就真的亏大发了。”
不知道为何,师长对苏长青的话,哪怕是听起来胡说八道的话。
都会听进去一些的。
“是!”
“另外,我这就去回一封信,眼下的国都虽然我们大夏国接连取得了两次大捷。”
“但我想国都守备军的力量,已经接近消耗完毕了,所以苏将军的处境依然很不妙。”
“我希望我的建议,能给他一些帮助。”
“我希望他,能够活着回来。”
“是!”
另一边。
总部根据地。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长青这家伙在国都打得太漂亮,对他个人而言。”
“并非好事啊!”
“你看,从国都那边传来的消息。”
“说到底,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若是不能为其所用,怕是就会成为其眼中之钉。”
“东洋人对长青也是恨之入骨,就怕两股势力合流,到时候让岳飞之事重演了。”
“看来,得提醒一些长青了,国都之事。”
“长青已经尽力,六十万大夏国民从国都成功撤离,这就是伟大的胜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