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恩由契阔,义以合并。
- 解析:“契阔”意为聚散离合,此句表明兄妹之间的恩情源于共同经历的生活点滴,无论是相聚还是分离,都加深了这份情感。“义以合并”强调兄妹之间的情义因共同生活、相互扶持而紧密相连,突出了兄妹情义的深厚基础。
6. 岂云不怀?心其如倾。
- 解析:运用反问,“岂云不怀”意思是怎么能说不思念呢,强烈表达对妹妹的思念之情。“心其如倾”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思念如同翻倒之物,不可抑制地倾泻而出,将思念之情的浓烈具象化。
7. 日远日疏,日疏日离。
- 解析:三个“日”字连用,强化了时间推移的感觉,表明随着时间流逝,与妹妹的距离越来越远,关系似乎也逐渐疏远。这种重复的表述,层层递进地渲染出分离带来的无奈与哀伤,突出了兄妹分离后渐行渐远的惆怅。
8. 遥望参辰,出没不相知。
- 解析:“参辰”指参星和商星,它们在天空中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诗人以参辰二星作比,形象地表达出与妹妹分离后难以相见的痛苦,暗示两人命运的无奈,如同星宿的运行轨迹,无法交汇。
9. 惟我惟妹,实惟同生。
- 解析:再次强调自己与妹妹是同胞兄妹,突出血缘关系的紧密,为下文进一步抒发深厚的兄妹情做铺垫,表明这种同根同源的亲情是难以割舍的。
10. 早丧先妣,恩百常情。
- 解析:提到早年母亲去世,使得兄妹之间相互依靠,这份亲情比寻常情况下更为深厚。“恩百常情”强调了因特殊经历而加深的兄妹情谊,体现出共同的苦难经历对亲情的强化作用。
11. 女子有行,实远父兄。
- 解析:“女子有行”出自《诗经》,指女子出嫁。此句表明诗人明白女子出嫁就要远离父兄这一传统习俗,有一种无奈的认同感,为妹妹的远嫁分离做出解释,同时也暗示了对妹妹远嫁的不舍。
12. 骨肉之思,固有归宁。
- 解析:“归宁”指已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诗人想到虽然妹妹远嫁,但按照常理还有归宁之时,能够骨肉重聚,这是在无奈的分离中对未来团聚的一丝期盼。
13. 何悟离析,隔以天庭。
- 解析:“何悟”表示没想到,转折语气强烈。“隔以天庭”形象地说明与妹妹的分离如同被天庭相隔般遥远,难以逾越,表达出对现实中分离之残酷的震惊与痛苦,击碎了之前对归宁团聚的期盼。
14. 越鸟巢南,胡马仰北。
- 解析:此句化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之意。“越鸟”指南方的鸟,“胡马”指北方的马 ,越鸟即便远飞仍筑巢于向南的树枝,胡马即便远行仍依恋北方,用飞禽走兽尚且眷恋故土的习性,来衬托自己对妹妹思念的本能与自然深切,以动物的情感类比人类的亲情,强调这种情感的天然性和不可抗拒性。
15. 自然之恋,禽兽罔忒。
- 解析:“罔忒”意为没有差错。此句进一步说明上述禽兽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是出于自然天性,准确无误,从不改变。诗人借此强化了前文的观点,既然连禽兽都如此,那么自己对妹妹的思念更是理所当然且深切不移,突出了思念的强烈和真挚。
16. 仰瞻参商,沉忧内塞。
- 解析:再次仰望天上永不相见的参星与商星,“沉忧”表明内心忧愁的深沉,“内塞”形容忧愁充塞于内心,无法排解。以参商二星再次象征与妹妹的分离,直接抒发了因分离而产生的深深忧虑,以及这种忧虑对自己内心造成的压抑之感。
17. 何以抒怀?告情翰墨。
- 解析:面对内心无法排遣的忧愁,诗人发出“何以抒怀”的疑问,紧接着给出答案“告情翰墨”,即只能通过笔墨将自己对妹妹的思念之情倾诉出来。这两句点明了写作此诗的目的,以直白的方式收束全诗,将内心的情感宣泄于笔端,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无奈与深情。
……
句译:
1. 郁郁岱青,海渎所经。
- 翻译:泰山郁郁葱葱一片青苍,那是江海水流经的地方。
2. 阴精神灵,有纪有经。
- 翻译:山川的神灵阴气充盈,它们的运行有着固定纲纪与常则。
3. 嗟我惟妹,载育载生。
- 翻译:唉,我那亲爱的妹妹,从孕育到出生成长。
4. 襁褓之中,抚育圣明。
- 翻译:尚在襁褓之时,便得到父母圣明的养育照料。
5. 恩由契阔,义以合并。
- 翻译:我们的恩情源于生活中的聚散离合,情义因共同生活而紧密交融。
6. 岂云不怀?心其如倾。
- 翻译:怎么能说我不思念呢?我的心就像翻倒之物,思念之情倾泻而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