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车马客行
张华
门有车马客,问君何乡士。
捷步往相讯,果是旧邻里。
语昔有故悲,论今无新喜。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形神分处所,音影旷不接。
自然有羁旅,弥年阙还辙。
欢友相逢奇,班荆对壶觞。
流目玩山川,俯抑道古今。
此中情既洽,外物皆可忘。
尽言无隐讳,酣笑还自恣。
行人忽告辞,云欲赴交趾。
汛舟清川渚,遥望高山岨。
感叹从中发,泣涕沾裳衣。
祖道百余人,送我出远郊。
举例发韩潭,中流袂就湿。
朋知日已远,我行去悠悠。
存亡参事间,忧欢荣悴区。
置之莫复道,且尽手中杯。
……
赏析:
《门有车马客行》是西晋文学家张华的诗作。此诗以独特视角,借与旧邻里的邂逅,描绘人生境遇,抒发深沉感慨,具较高艺术价值。
一、主题思想
诗中主题围绕人生的聚散离合、行役之苦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喟叹展开。通过与旧邻里从相逢到告别的过程,展现出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语昔有故悲,论今无新喜”,借邻里之口道出生活沧桑,往昔多悲、现今无喜,奠定沉郁基调。而友人匆匆行程“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体现行役频繁,暗示社会不安。诗末“存亡参事间,忧欢荣悴区”,则将个体情感升华到对人生普遍境遇的思考,感慨命运无常,蕴含对生命的悲悯。
二、结构层次
1. 相遇:开篇“门有车马客,问君何乡士。捷步往相讯,果是旧邻里”,简洁叙述有客来访,诗人急忙问询,得知是旧邻,自然引出下文交谈,为故事开端。
2. 交谈:从“语昔有故悲”至“弥年阙还辙”,邻里间回忆往昔悲伤、感慨当下,讲述行程匆匆与长久分离,呈现生活奔波与无奈,为诗歌发展。
3. 欢聚:“欢友相逢奇”到“酣笑还自恣”描绘老友重逢欢乐场景,铺荆对饮、赏景论古今,尽情欢笑,情感达到短暂高潮,与前文奔波无奈形成对比。
4. 再别:“行人忽告辞,云欲赴交趾”,友人突然告辞前往交趾,情节转折,引出诗人不舍。随后对友人行程想象及自身回忆送行场景,深化离别哀伤,为诗歌又一发展。
5. 感慨:结尾“存亡参事间,忧欢荣悴区。置之莫复道,且尽手中杯”,从个体离别推及人生普遍境遇,感慨命运无常后,以饮酒释怀,收束全诗,引人深思。
三、艺术特色
1. 叙事与抒情融合:全诗以叙事为脉络,将抒情巧妙融入其中。如叙述与邻里相遇、交谈、分别过程中,“语昔有故悲”“感叹从中发,泣涕沾裳衣”等句,自然抒发悲伤、不舍等情感,使情感表达真实自然,增强感染力。
2. 细节描写生动:“班荆对壶觞”“流目玩山川,俯抑道古今”等细节,生动描绘老友相聚情景,展现相聚欢乐融洽。“中流袂就湿”通过送行时河中挥泪袂袖尽湿细节,强化离别悲痛,使场景如在眼前。
3. 情感跌宕起伏:从相逢的喜悦,到交谈中对往昔的悲伤感慨,再到欢聚的畅快,又因友人告辞陷入离别哀伤,最后对人生无常发出深沉感慨,情感起伏变化,避免单调,引发读者情感共鸣。
4. 语言质朴自然:诗歌语言质朴无华,以平常话语道平常之事,却蕴含真挚情感。如“问君何乡士”“果是旧邻里”等,似日常对话,亲切自然,让读者更易体会诗人情感。
……
解析:
1. 门有车马客,问君何乡士。
- 解析:诗歌开篇营造出日常生活场景,门外传来车马声,有客人到访。诗人听闻后,主动询问来客是何方人士。简单的问询,自然引出下文,为与旧邻里的相遇做铺垫,也使读者产生好奇心,想知晓来客身份及来意。
2. 捷步往相讯,果是旧邻里。
- 解析:“捷步”一词生动展现诗人得知有客来访后,急切前往询问的心情,体现其热情与好奇。而“果是旧邻里”,点明来客身份,原来是旧时邻里,这一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为老友重逢的情节发展拉开序幕,同时引发诗人与读者对接下来交谈内容的期待。
3. 语昔有故悲,论今无新喜。
- 解析:诗人与旧邻里交谈,回忆往昔,充满了令人悲伤的事情。“故悲”二字,虽未具体指明何事,却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过去生活的沧桑。而谈论当下,也没有新鲜的喜悦之事,进一步烘托出一种压抑、无奈的氛围,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生活的平淡与困苦。
4.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 解析:此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友人行程之匆忙与路途之遥远。从清晨在陇西出发,到日暮便抵达飞狐谷,一天之内跨越如此长的距离,突出友人奔波劳顿,暗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为生活所迫,四处奔走,行役频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