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桓桓征西,公侯之望。
- 解析: “桓桓”用于形容征西将军,展现出他威武、勇猛的形象,给人一种坚毅、果敢的感觉。“公侯之望”则突出了征西将军在众人心中的地位,他有着公侯般的威望,众人对他寄予厚望,暗示他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是能够担当起开拓西疆这一重任的合适人选,塑造出一位令人敬仰的将领形象。
5. 诞受介祜,光辅大皇。
- 解析: “诞受介祜”,“诞”有承受、接受之意,“介祜”表示大福,此句表明征西将军承蒙上天赐予的丰厚福佑,寓意他的出征得到了上天的庇佑,增加了出征的神圣感。“光辅大皇”,“光”意为光荣,“辅”是辅佐,强调征西将军此次出征是为了光荣地辅佐皇帝,突出其使命的重大,凸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6. 烈烈旆旌,悠悠征道。
- 解析: “烈烈旆旌”,“烈烈”描绘出旗帜随风飘扬时烈烈作响的动态,“旆旌”指各种旗帜,此句通过对出征时旗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威严、庄重的出征氛围,展现了军队的整齐与气势。“悠悠征道”,“悠悠”形容道路漫长遥远,暗示了征西之路的艰辛与漫长,给人一种任重道远的感觉,同时也为下文对征西途中情景的想象做铺垫。
7. 泛舟川逝,骖骥骤造。
- 解析: “泛舟川逝”描绘了军队乘船在河上顺流而下的情景,“川逝”形象地写出船只在河流中快速行进的状态,体现出军队行动的迅速。“骖骥骤造”,“骖骥”指驾车的骏马,“骤造”表示快速奔驰,形容骑兵骑着骏马急速前行。这两句分别从水路和陆路两个角度,展现了征西军队的行军场景,表现出军队的行动力与战斗力。
8. 岂不思止,惧无以上报。
- 解析: 此句从征西将军的角度,以反问和陈述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其内心想法。“岂不思止”,难道不想停下休息吗?以反问强调征西将军并非不想休息,“惧无以上报”则给出答案,因为害怕无法向上报答皇帝的信任与期望,所以不敢停下。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征西将军心怀责任感与使命感,一心为国家效力,不辞辛劳的高尚形象。
9. 百寮饯行,缙绅具寮。
- 解析: “百寮”指百官,“饯行”即设酒食送行,“缙绅”原指古代官员的装束,后指代官员,“具寮”也表示官员。此句描绘出众多官员齐聚为征西将军饯行的场景,显示出此次饯行规格之高、场面之隆重,从侧面反映出朝廷对此次征西行动的高度重视。
10. 颙颙群后,峨峨冠盖。
- 解析: “颙颙”形容众人仰望、恭敬的样子,“群后”指众多诸侯或地方长官。“峨峨”形容高耸的样子,“冠盖”指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这两句进一步描绘饯行现场,众多官员恭敬地前来,他们的冠盖高耸,展现出饯行场面的庄严与肃穆,突出了参与饯行人员的身份地位之高。
11. 思媚皇储,高会洛湄。
- 解析: “思媚皇储”,“思”表示想要,“媚”有讨好、取悦之意,这里指众人希望通过为征西将军饯行,表达对皇储的忠诚与敬意,因为征西行动关乎国家利益,为其饯行也是对朝廷的支持。“高会洛湄”,“高会”指盛大的宴会,“洛湄”即洛水之滨,点明饯行的地点在洛水岸边,描绘出在洛水之滨举行盛大饯行宴会的场景。
12. 玄晖峻朗,翠云崇霭。
- 解析: “玄晖峻朗”,“玄晖”指天空的光辉,“峻朗”形容天空高远明朗,描绘出天空高远、阳光明媚的景象。“翠云崇霭”,“翠云”指青云,“崇霭”表示层层叠叠的云气,描绘出天空中青云缭绕、云气层叠的美景。这两句通过对饯行时天空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祥和、美好的氛围,为饯行的盛大场面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13. 祁祁臣僚,有来雍雍。
- 解析: “祁祁”形容众多的样子,“臣僚”指官员。“有来雍雍”,“雍雍”表示和谐融洽的样子。此句再次强调前来饯行的官员众多,且他们到来时气氛和谐融洽,展现出饯行现场团结、友好的氛围,体现出朝廷上下对征西行动的支持与配合。
14. 薄言饯之,于洛之东。
- 解析: “薄言”是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饯之”表示为征西将军饯行,“于洛之东”明确指出饯行的具体地点在洛水的东边。此句简洁明了地再次点明饯行这一行为和地点,使诗歌的叙述更加清晰。
15. 金罍醉酒,弦歌喤喤。
- 解析: “金罍”是一种精美的酒器,“醉酒”指斟满酒。“弦歌”指用琴瑟等弦乐器伴奏歌唱,“喤喤”形容乐声洪亮。此句描绘出饯行宴会上,人们用金罍盛满美酒,宴会上弦歌齐鸣、乐声洪亮的热闹场景,通过对饯行宴会饮食和娱乐方面的描写,展现出饯行场面的欢乐与盛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