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蛾眉分翠羽,明目发清扬。
- 解析:此句细致刻画女子的眉眼。“蛾眉分翠羽”,将女子的眉毛比作翠鸟的羽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其眉毛的细长、弯曲与色泽,展现出如翠羽般的秀丽。“明目发清扬”,突出她明亮的眼睛,“清扬”一词描绘出目光的清澈、灵动,使女子双眸顾盼生辉的形象跃然纸上,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3. 丹唇翳皓齿,秀色若珪璋。
- 解析:聚焦于女子的唇齿。“丹唇翳皓齿”,描绘女子有着红润的嘴唇,微微张开时,洁白的牙齿若隐若现,“翳”字巧妙地表现出这种若隐若现的美感,增添了几分含蓄之韵。“秀色若珪璋”,把女子的美貌比作珪璋,珪璋是古代珍贵的玉器,质地温润、色泽光洁,以此来形容女子容貌的美丽与气质的高雅,凸显其端庄大方的形象。
4. 巧笑露权靥,众媚不可详。
- 解析:捕捉女子笑容的瞬间。“巧笑露权靥”,当女子巧笑时,露出了脸颊上的酒窝,“权靥”即酒窝,这一细节生动展现出女子笑容的甜美与俏皮。“众媚不可详”则强调女子的妩媚动人难以用言语详尽描述,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行去体会女子那千般妩媚、万种风情。
5. 容仪希世出,无乃古毛嫱?
- 解析:对女子的容貌仪态发出赞叹。“容仪希世出”,表示女子的容貌和仪态世间罕见,极为出众,是那种让人惊艳、难得一见的美。“无乃古毛嫱?”通过反问,将女子与古代着名美女毛嫱相提并论,毛嫱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以美貌着称,这里进一步强调女子的美貌堪比古代佳人,突出其倾国倾城之貌。
6. 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
- 解析:开始描述女子的服饰装扮。“头安金步摇”,女子头上佩戴着金步摇,金步摇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上面缀有垂饰,随着佩戴者的行动会摇曳生姿,不仅增添了女子的华丽之感,更凸显出她行动时的灵动之美。“耳系明月珰”,耳朵上系着明月珰,明月珰通常是用珠玉制成的耳饰,形状如明月般圆润,佩戴在耳上,使女子显得更加高贵典雅,从头部装饰展现出女子的富贵与美丽。
7. 珠环约素腕,翠羽垂鲜光。
- 解析:继续刻画女子的配饰。“珠环约素腕”,女子纤细洁白的手腕上环绕着珠环,“约”字形象地描绘出珠环与素腕相得益彰的美感,突出了女子手腕的纤细柔美。“翠羽垂鲜光”,身上垂挂着翠羽,翠羽颜色鲜艳、光彩夺目,为女子整体形象增添了鲜明的色彩和灵动的气息,从手腕到身上的配饰,全方位展现女子的华丽与高贵。
8. 文袍缀藻黼,玉体映罗裳。
- 解析:着重描写女子的衣着。“文袍缀藻黼”,女子身着的长袍上绣有精美的藻黼图案,藻黼是古代礼服上所绣的华美纹饰,代表着高贵与庄重,显示出女子身份的不凡。“玉体映罗裳”,罗裳质地轻薄、柔软,衬托出女子如玉般的身姿,“映”字生动地表现出罗裳与玉体相互映衬的美妙效果,使女子的婀娜体态尽显无遗。
9. 容华既已艳,志节拟秋霜。
- 解析:在描绘完女子的外貌与服饰后,转而赞美其内在品质。“容华既已艳”总结前文对女子美貌的描述,表明她的容貌已然艳丽动人。“志节拟秋霜”,将女子的志节比作秋霜,秋霜具有洁白、凛冽的特点,象征着女子的志节高洁、坚贞,不受外界干扰,如同秋霜般纯净、坚定,展现出女子内外兼修的特质。
10. 徽音冠青云,声响流四方。
- 解析:进一步夸赞女子的声誉。“徽音冠青云”,“徽音”指美好的声誉,“冠青云”表示她的美好声誉如同高耸入云,超越众人,达到极高的程度。“声响流四方”,说明她的名声传播得极为广泛,四面八方都知晓她的美名,强调女子不仅外貌美丽、志节高尚,其声誉也远扬,是一位备受赞誉的杰出女性。
11. 妙哉英媛德,宜配侯与王。
- 解析:对女子的品德发出由衷赞叹。“妙哉英媛德”,称赞这位杰出女子的品德实在美妙,“英媛”指杰出的女子,肯定了女子在品德方面的卓越。“宜配侯与王”,认为以她如此出众的才德,应当匹配王侯这样的尊贵之人,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这种才德兼备女子的高度认可,以及对理想婚姻的一种观念。
12. 灵应万世合,日月时相望。
- 解析:此句带有一种美好的期许和祥瑞的意味。“灵应万世合”,或许暗示女子与王侯的结合是一种顺应天意、灵验的缘分,这种结合将世代相合,寓意婚姻的美满与长久。“日月时相望”,以日月常常相互辉映作比,希望女子与伴侣能像日月一样,相互陪伴、相互辉映,共同走过漫长的岁月,表达了对这段美好姻缘的祝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