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受饶在于肥脯,得力在于美酒。
- 解析:“受饶”即得到好处,“肥脯”指肥美的肉脯,此句指出劝农官获取好处在于收受百姓送来的肥脯,得到助力在于美酒。直白地揭露了劝农官借职务之便,通过接受贿赂来满足私欲,体现其腐败的一面。
5. 若场功毕,租输至,录社长,召闾师。条牒所领,注列名讳。
- 解析:“场功毕”指场院里的农活结束,“租输至”表示田租缴纳上来,此时劝农官开始“录社长,召闾师”,即记录社长,召集闾师等基层管理人员。“条牒所领,注列名讳”,意为一条条列出所管辖的百姓,并注明他们的姓名。描述劝农官在农事结束后的一系列行政操作,看似正常工作流程,实则为其收受好处做铺垫。
6. 则鸡豚争下,壶榼横至。
- 解析:“鸡豚争下”描绘百姓争着送上鸡和猪,“壶榼横至”表示酒壶食盒纷纷送来。形象地展现出百姓为了应对劝农官,不得不献上各种礼物的场景,从侧面反映出劝农官平时的行为让百姓畏惧,也进一步证明其腐败行为的普遍性。
7. 遂乃定一以为十,拘五以为二。
- 解析:“定一以为十”指劝农官把实际情况为“一”的虚报成“十”,“拘五以为二”则是将“五”歪曲为“二”,生动地刻画了劝农官为谋取私利,随意歪曲事实,在田赋评定等工作中弄虚作假的行为,深刻揭露其腐败与不公。
8. 盖由热啖纡其腹,而杜康咥其胃。
- 解析:“热啖”指热食,“纡其腹”表示填饱肚子,“杜康”代指美酒,“咥其胃”即满足胃口。此句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指出劝农官因贪吃百姓送来的热食、美酒,从而做出歪曲事实的行为,从生理享受的角度解释其腐败行为的原因,增强讽刺效果。
9. 苞苴盈于门庭,聘问交于道路。
- 解析:“苞苴”指贿赂的礼物,“盈于门庭”说明礼物堆满门庭,“聘问交于道路”描绘为送礼、问候往来的人在道路上不断。此句进一步渲染劝农官收受贿赂的场景,强调这种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普遍性,揭示当时劝农工作中的不良风气已到泛滥程度。
10. 于是轺车盈于里巷,壶酒肩于公堂。
- 解析:“轺车”是轻便马车,“盈于里巷”表明里巷中挤满了前来送礼的马车,“壶酒肩于公堂”指公堂摆满了送来的美酒。通过对里巷和公堂场景的描绘,再次展现劝农官收受贿赂的规模,突出其腐败行为的公开化与猖獗。
11. 今之不勤,以乐饥为惭。
- 解析:此句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一种解释是说劝农官本应勤勉劝农,但实际却不认真履行职责,却以饿着肚子寻欢作乐(指收受贿赂享受)为羞愧,讽刺劝农官本末倒置,不以腐败为耻,反以未尽情享受为憾,进一步批判其不良行为。
12. 矧余身贱而任卑,此乃仁恕之发徽。
- 解析:“矧”表示况且,“身贱而任卑”作者表明自己身份低贱,职位卑微,“此乃仁恕之发徽”指出自己从事劝农工作,正是仁爱宽厚的表现。此句一转,从对劝农官不良行为的批判,转向自身,以自己的身份和对劝农工作意义的认知,表明劝农本身的积极意义,为后文表达对劝农实效的无奈做铺垫。
13. 虽劝之不耕,而劝之不耘。徒唤奈何,莫之必驯。
- 解析:“劝之不耕,劝之不耘”描述作者虽努力劝说百姓耕种、除草,但百姓并不听从。“徒唤奈何”表达作者面对这种情况只能无奈叹息,“莫之必驯”表明无法使百姓一定顺从。此句体现作者在劝农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反映出劝农工作的实际效果不佳,暗示可能因前文所述劝农官的不良行为导致百姓对劝农产生抵触情绪。
14. 且跖实以足践地,知地之肥硗,惜此所生,甘于藿食。
- 解析:“跖”指用脚踩踏,“实以足践地”即用脚踏实土地,“肥硗”指土地肥沃或贫瘠,此句表明用脚踩踏土地就能感知其肥沃与否,从而珍惜土地所生长的东西,“甘于藿食”表示甘心吃豆叶之类的粗食。通过描述对土地的认知和对土地产出的珍惜,为下文强调农业重要性做铺垫,也暗示人们应重视土地和农业生产。
15. 故尧舜躬耕,禹稷亲事。降逮周室,迭任农正。田畯之官,实掌王命。
- 解析:“故”承接上文,表明原因。“尧舜躬耕,禹稷亲事”列举古代圣王和贤臣亲自参与农事,“降逮周室”指到了周朝,“迭任农正”说明接连任命农正这一官职,“田畯之官,实掌王命”强调田畯这类劝农官员实际掌管着帝王关于农业的命令。通过列举古代重视农业的事例,表明劝农工作由来已久且备受重视,为下文阐述农业重要性提供历史依据。
16. 且殴牛星纪,而陶雁在梁。远若周典,近暨汉魏,虽名有屡革,而劝农是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