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二凶不量德,构难称其兵
- 解析:“二凶”指两个心怀不轨之人。他们不自量力,不考虑自身德行,妄图发动祸乱,并聚集兵力。这里直接指出叛乱的发起者,批评他们的行为是不道德且没有自知之明的,强调了叛乱行为的非正义性和叛乱者的狂妄无知。
3. 王人衔朝命,正辞纠不庭
- 解析:“王人”指朝廷派遣的官员,他们秉承朝廷的命令,以严正的言辞去纠正那些不遵守王命、不臣服于朝廷的行为。此句突出了平叛行动的正义性,表明这是朝廷为维护统治秩序、伸张正义而采取的行动,出师有名,占据道德和法理的制高点。
4. 上宰宣九伐,万里举长旌
- 解析:“上宰”即主帅。“九伐”指古代天子制裁诸侯违犯王命行为的九种办法,这里表示主帅依据这些规定宣布征伐。“万里举长旌”描绘出军队出征时,长长的旌旗在万里之遥随风飘扬的壮观场景,展现出正义之师军容盛大、气势磅礴,彰显了平叛军队的强大实力和威严。
5. 楼船掩江濆,驷介飞重英
- 解析:“楼船”是一种大型战船,“江濆”指江边。众多楼船遮蔽了江边,说明水军力量强大,战船数量众多。“驷介”指披甲的驷马,“重英”指马身上重重的缨络装饰。此句描写骑兵的战马飞驰,身上装饰华丽,突出了骑兵的精锐和威武,从水陆两个方面展示了平叛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6. 归德戒后夫,贾勇尚先鸣
- 解析:“归德”指归向仁德,即正义之师以自身的仁德去感召众人。“戒后夫”告诫那些犹豫观望、想追随叛乱者的人,让他们改邪归正。“贾勇”意为鼓足勇气,“尚先鸣”鼓励士兵们奋勇争先。此句体现了正义之师不仅依靠武力,还注重以道德力量来凝聚人心,激励士气,表明这场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正义与邪恶在人心层面的争夺。
7. 逆徒既不济,愚智亦相倾
- 解析:“逆徒”指叛乱的人,“不济”表明他们的叛乱行为无法成功。面对正义之师,叛乱队伍中的人,无论愚蠢还是明智的,都陷入混乱,相互倾轧。此句说明叛乱势力内部人心惶惶,分崩离析,从侧面反映出正义之师的强大威慑力,以及叛乱行为不得人心,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8. 霜锋未及染,鄢郢忽已清
- 解析:“霜锋”指锋利的刀剑,像霜一样寒冷。此句说刀剑还未来得及染上敌人的鲜血,鄢郢等叛乱之地就已经迅速被平定。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突出了平叛战争进展之迅速,正义之师势如破竹,战斗力极强,几乎没有遭遇激烈抵抗就取得了胜利。
9. 西川无潜鳞,北渚有奔鲸
- 解析:此句运用比喻手法,“潜鳞”比喻隐藏的叛逆势力,“奔鲸”同样指代叛乱势力,但相对更为强大或顽固。意思是在西部地区,叛乱势力已被彻底肃清,如同水中没有潜藏的鱼;而在北方,可能仍有残余的叛乱势力像奔逃的鲸鱼一样,但已处于逃窜状态,难以再形成大的威胁,强调了平叛的成效显着,大部分地区已恢复安宁。
10. 凌威致天府,一战夷三城
- 解析:“凌威”指凭借强大的威势,“致天府”表示直捣敌人的要害之地。正义之师凭借强大的军威,一场战斗就攻克并夷平了三座城池,展示了平叛军队在关键战役中的辉煌战果,突出了其强大的战斗力和战争的重大胜利,进一步彰显了正义之师的不可阻挡之势。
11. 江汉被美化,宇宙歌太平
- 解析:“江汉”指代江汉地区,“被美化”指该地区受到了朝廷德政的教化。“宇宙”代指天下,天下都在歌颂太平。此句描绘了平叛胜利后,朝廷的德政得以在江汉地区推行,带来了和平与繁荣,天下各地都呈现出歌颂太平盛世的景象,强调了战争胜利对恢复社会秩序、传播德政的积极影响。
12. 惟我东郡民,曾是深推诚
- 解析:“惟”表示强调,“东郡民”即东郡的百姓,“深推诚”指一直以来对朝廷保持着深深的忠诚。此句通过强调东郡百姓对朝廷的忠诚,侧面反映出平叛战争得到了民众的支持与认可,也表明朝廷的统治在大部分民众心中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深化了诗歌对正义战胜邪恶、维护政权稳定的主题表达。
……
句译:
1. 雍士多离心,荆民怀怨情:雍州之士大多人心离散,荆州之民满怀怨恨之情。
2. 二凶不量德,构难称其兵:两个凶徒不衡量自己的德行,挑起祸乱,聚集他们的兵力。
3. 王人衔朝命,正辞纠不庭:朝廷官员秉承朝廷的命令,以严正言辞去纠正那不肯臣服的叛逆。
4. 上宰宣九伐,万里举长旌:主帅宣布按照九伐之法进行征伐,万里征途高举着长长的旌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