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秋河曙耿耿”描绘了秋夜将晓时的天空景象,“秋河”点明秋季的银河,“曙”表示曙光初现,“耿耿”形容银河在曙光中闪烁的样子,给人一种清冷、高远之感。“寒渚夜苍苍”则聚焦于江面上的小洲,“寒”字渲染出寒冷的氛围,“苍苍”描绘出小洲在夜色中苍茫、朦胧的状态。这两句通过对天空银河与江中小洲的描写,从视觉角度勾勒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秋夜图,以景衬情,烘托出诗人在旅途中孤独、凄凉的心境。
4.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 解析:“引领见京室”,“引领”即伸长脖子远望,形象地刻画出诗人翘首以盼看到京城的姿态,展现出对京城的关注。“见京室”表明终于望见了京城。“宫雉正相望”,“宫雉”指京城的宫殿和城墙,诗人看到宫殿与城墙相互映衬。此句描绘出京城的宏伟壮观,但在这种壮丽之下,却也隐含着诗人复杂的情绪,京城或许象征着权力中心和未知的政治环境,与他对西府简单纯粹的情感形成对比,为下文情感的进一步抒发做铺垫。
5.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 解析:“金波丽鳷鹊”,“金波”指月光,月光洒在鳷鹊观上,使其显得华丽生辉,“丽”字生动地描绘出月光映照下建筑的美丽。“玉绳低建章”,“玉绳”是星名,“建章”为宫殿名,玉绳星低垂在靠近建章宫的天际。这两句通过对月光下宫殿与星空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华丽而静谧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京城的繁华。然而,这种繁华背后,诗人可能感受到的是京城政治环境的复杂和压抑,与他对西府同僚及生活的怀念形成鲜明反差,更加深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6.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 解析:“驱车鼎门外”,“鼎门”是洛阳的南门,这里代指京城的城门,诗人驾车来到京城门外。“思见昭丘阳”,“昭丘”在荆州,是楚昭王的坟墓所在地,代指诗人曾任职的西府之地。此时诗人身在京城门外,心中思念的却是西府。此句将诗人身处京城却心系西府的情感鲜明地展现出来,通过地点的对比,突出了他对西府的深深眷恋之情,也暗示出对京城的陌生与疏离。
7.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 解析:“驰晖不可接”,“驰晖”原指飞驰的日光,这里可理解为时光的流逝,也象征着过去在西府的美好时光。诗人感叹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经无法再触及。“何况隔两乡”,进一步强调现在不仅时光无法追回,而且自己与西府远隔两地。此句深化了诗人对往昔西府生活的怀念和对如今与西府分离的无奈,表达出时光流逝、空间阻隔带来的双重痛苦,使眷恋之情愈发深沉。
8.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 解析:“风云有鸟路”,天空中风云变幻,鸟儿尚有飞行的道路,在广阔天地间自由穿梭,象征着一种自由和可能。“江汉限无梁”,然而自己却被长江和汉水阻隔,且江上没有桥梁可通,意味着无法自由地回到西府。此句以鸟儿与自身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自然景象隐喻自己在现实中受到的限制,表达出在政治环境下的身不由己,以及对回到西府的渴望和无奈。
9.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 解析:“常恐鹰隼击”,“鹰隼”通常象征着凶残的恶势力,诗人常常担心自己会遭受如鹰隼般恶势力的攻击。“时菊委严霜”,“时菊”比喻自己,“严霜”象征着恶劣的环境或强大的压力,担心自己如同菊花在严寒的霜雪中凋零。这两句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在京城复杂政治环境中可能遭受迫害的深深忧惧,将内心的恐惧具象化,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的不安。
10.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 解析:“寄言罻罗者”,“罻罗者”指设网捕鸟的人,诗人向这些企图设网捕捉他的人传达话语。“寥廓已高翔”,表示自己已经如鸟儿一样在广阔的天空中高高飞翔,远离了危险。此句以鸟自喻,暗示自己已有所警觉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远离可能的政治迫害,表达出希望摆脱困境、保全自身的愿望,同时也有一种向恶势力宣告自己已逃脱掌控的意味,为全诗增添了一丝自我宽慰和坚定的情感。
……
句译:
1.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长江日夜不息地奔腾流淌,我这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悲伤无尽。
2.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只是空想着距离京城已近,可终究明白返回西府的路途依旧漫长。
3.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秋夜将晓时银河在曙光中闪烁,寒江中的小洲在夜色里一片苍茫。
4.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伸长脖子远望看见了京城,宫殿与城墙相互映衬清晰在望。
5.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