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铺床时,张野忽然指着他校服袖口的粉笔灰笑:“稳哥,你这袖口咋还沾着灰呢?难不成高中时总帮老师擦黑板?” 他想起阿浩把篮球砸在课桌上的午后,想起老三用地理图册折的千纸鹤,忽然觉得那些遥远的蝉鸣,此刻正顺着窗户缝钻进来,和东北的秋风混在一起,织成了新的、带着暖气味道的日常。
傍晚去食堂时,夕阳把教学楼的影子拉得老长。林阳端着碗豆腐脑往回走,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喊:“同学,你的饭卡!” 转身时,格子裙女孩正举着张粉色饭卡,阳光从她指缝间漏下来,在卡面上映出“林阳”两个字——原来她叫苏禾,是隔壁班的,报到时在花名册上见过他的名字。
“谢了。”他接过饭卡,指尖触到她掌心的温度。苏禾的围巾又晃了晃,这次扫过他装着田螺壳的裤兜,发出轻微的响。她笑着摆摆手,转身走进暮色里,书包上的银杏叶挂饰晃成个金黄的小点——像极了高三教室窗外,那片总被他错过的、第一片落下的梧桐叶。
夜里十点,宿舍的暖气开始发烫。张野抱着笔记本电脑放《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陈默在台灯下整理军训服,赵磊正给家里打电话,蒙古语混着汉语飘在空气里。林阳趴在窗边,看校园里的路灯次第亮起,远处的图书馆在夜色里像座发光的城堡——他摸出裤兜里的田螺壳,对着灯光看了看,壳口的细沙不知何时掉了,露出里面浅褐色的纹路,像张未写完的地图。
绿皮火车的14个小时,此刻在回忆里缩成了模糊的剪影。他忽然明白,所谓“远方”的第一页,从来不是陌生的街道或陌生的脸,而是当你摸着行李箱上的旧贴纸,听见舍友笑着喊你“稳哥”,看见某个似曾相识的身影晃过路灯时,忽然懂得:所有的“第一次”,最终都会被烟火气酿成“日常”——就像妈妈的煮鸡蛋,就像舍友分享的风干蓝莓,就像火车晚点时遇见的那道目光,终将在时光里,变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坐标。
窗外的风掀起窗帘,带来一丝凉意。林阳把田螺壳放在床头柜上,和联盟宣言、录取通知书摆在一起——这是他从家乡带来的三件“行李”,此刻在暖气的微光里,泛着温柔的光。而他知道,明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东北师范大学”的校牌上时,那些关于“告别”的蝉鸣,那些关于“启程”的摇晃,终将在这片陌生却亲切的土地上,长出新的、带着松木香的故事。
就像苏禾刚才说的:“东北的冬天很长,但每片雪花落下来时,都像在说‘欢迎啊,远方来的人’。” 而他攥着饭卡笑了——原来所有的“远方”,从来不是地理书上的距离,是当你踏足时,有人对着你的旧贴纸笑问外号,有人热情地帮你搬行李,有人让你忽然觉得,那些漫长的、摇晃的昼夜,终究会在某个清晨,把你送到一个,让你想好好扎根的地方。
喜欢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