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看着照片,突然觉得心里那点别扭消失了。他想起自己住院时赵磊笨拙地帮他拿坐浴盆,想起每次换药时赵磊默默递过来的温水,原来这些照顾里,藏着的不只是兄弟情,还有个男孩对暗恋多年的女孩的担当。"行啊你赵磊,"他拍了拍赵磊的肩膀,"藏得够深,跟电视剧似的。"
"就是就是!"张野凑过来看照片,"英语系系花啊!稳哥你说咱班男生知道了,不得哭晕在图书馆?"
赵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拿起碘伏:"她舍友都搬出去了,一个人在宿舍没人照顾...我怕直接送过去被人看见说闲话,就借你打饭的由头...鲈鱼是她从小最爱吃的,她说你刚恢复也该吃点清淡的,一举两得..."他越说声音越小,"本来想跟你说的,又怕你觉得别扭,毕竟...毕竟你这情况也需要清淡饮食。"
林阳看着他窘迫的样子,突然觉得刚才那点失落挺可笑的。"行了行了,"他摆摆手,假装嫌弃地说,"下次打饭能不能换个花样?天天吃鲈鱼我都快长出鱼鳞了。你对象爱吃鱼,下次给她多带点,别捎上我这个电灯泡。"
赵磊眼睛一亮:"你不介意啊?陈曦说她昨天炖了银耳汤,放了冰糖,要不我给你也带一份?她说谢谢你这几天'无意'中帮忙打掩护呢。"
"得了吧,"林阳翻了个白眼,嘴角却忍不住上扬,"我可不想跟你对象抢吃的。"他心里却暖烘烘的——原来那三天的鲈鱼,是赵磊在照顾女友的同时,也没落下他这个"特殊病号"。
晚上张浩果然拉了个QQ群,群名改成"滨海水痘鲈鱼与说唱顶针研讨会"。刚进群,张浩就发了条语音,背景里传来天津中医药大学食堂的广播声:"喂喂喂!林阳!苏芮进群了啊!跟你说个事儿,其实我早就想把这姑娘介绍给你了,她是长春师范英语系的,老家是天津东丽的,跟咱都是津门老乡!我跟她是在全国高校说唱交流群认识的,谁知道刚想牵线,就看见你们在群里聊上了,这叫什么?缘分!绝对是缘分!"
网名叫"芮芮芮不辣"的苏芮立刻发了条语音,带着浓浓的天津口音:"哟!林阳大佬!原来张浩这小子早想当媒婆啊?我跟他是在'津门说唱联盟'的网课认识的,上次他还说'给你介绍个滨海新区的有故事男人',我琢磨着得是多有故事,闹了半天是长春师范'龙纹顶针护肛肠'的传奇人物啊!我老家天津东丽的,咱这算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不?"
林阳点开语音,听见背景里有节奏的鼓点,苏芮的声音又飒又亮:"长水痘的姑娘在窗台守望,竹篮里吊下的不只是饭和糖,还有那小子偷偷藏的草莓糖,甜过他给兄弟挑的鲈鱼刺光...林阳你听听这flow,是不是比你那坐浴盆有节奏感?张浩还说你特闷骚,适合我这咋呼性格,没想到咱俩不用他介绍就聊上了,这才叫'顶针配棉签,津门缘分一线牵'!"
"滚蛋!"林阳笑着打字,"张浩这嘴比痔疮药膏还能胡咧咧!再提坐浴盆我就把你歌词翻译成古英语,让你在英语系晚会上唱!顺便给你加个'龙纹顶针治水痘'的桥段。"
张浩发来个委屈的表情:"咋还怪我呢!我这不是看你跟苏芮都喜欢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嘛!苏芮那姑娘真不错,上次我们合作《痔疮侠》时,她非说要加段'顶针挡刀'的rap,跟你这经历绝配!等我端午去长春找你,咱仨一起去吃辣蛤蜊!"
苏芮发来个吐舌头的表情:"切!不敢接招就算了。说真的,明晚后街烧烤摊,我请你吃辣炒蛤蜊,敢不敢?吃完要是你痔疮犯了,我就把《龙纹顶针》改成《蛤蜊flow》!张浩说他端午放假就来长春,要亲眼见证'滨海肛肠文学与东丽说唱艺术'的碰撞!"
林阳看着屏幕,突然想起白天赵磊给陈曦递水果时,桃花瓣落在他发梢的样子,想起爷爷说的"龙有逆鳞,亦有柔肠"。赵磊的柔肠藏在双份餐盘和竹篮里,藏在锦州高中时偷偷修改的志愿和如今小心翼翼的守护里;而张浩口中的"缘分",则通过网络把他和天津东丽籍的说唱少女拽到了一起。
"行啊,"他敲下回复,手指在键盘上顿了顿,又加了句,"不过得等赵磊给陈曦送完今晚的银耳汤。对了,让他多带份冰糖,我也想喝点——长过痔疮的人,总得补补甜。"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赵磊正拿着保温桶准备出门,听见林阳的话,回头愣了愣,随即笑了,露出一口白牙:"好嘞!给你多加两勺桃胶!陈曦说等她水痘好了,第一顿就请你和张浩吃麻辣香锅,辣度你随便定!她说早就听说过苏芮,说她在英语系晚会上唱过原创说唱,特带劲。"
窗外的桃花又落了几片,飘在陈曦三楼的窗沿上。林阳摸出枕头下的龙纹顶针,突然觉得这龙的鳞片间,好像也落进了点甜丝丝的月光——是赵磊餐盘里鲈鱼的鲜香,是陈曦窗沿草莓糖的甜味,还有苏芮说唱里那股呛人的、带着天津味儿的辣椒籽气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